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上个世纪日本侵华期间,无恶不作的日寇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

但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一位来自河南的农民却收留了一个日本伤兵,不仅对其照顾有加,甚至还在临终前叮嘱儿子要继续照顾好这个日本人。

后来随着中日关系正常化,这个日本士兵找到了远在日本的亲人,而他的故事也因此在日本国内广为流传。

一个日本人听闻此事后更是感慨连连:

“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令我感动!”

那么,这位日本士兵在回国后,又是怎样报答照顾自己长达47年之久的“中国家人”呢?

1.孙邦俊收留日本伤兵

这位农民便是生活在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镇梁沟村的孙邦俊,而这个故事也要从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说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滞留在中国境内的数百万日本军民,按照战后协议要被遣返回国内。

由于人数众多,遣返工作又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人员的统计、船只的调度等问题,不乏出现一些不愿回国,或是因伤病而掉队的日本人。

例如石田东四郎,就没有被及时遣返回日本国内,进而滞留在了中国。

因为是头部受伤,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导致石田东四郎最终失忆,外加语言不通,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也只能沿街乞讨求生。

1946年秋,孙邦俊按照往常一般,拿着自己从山间采摘而来的野货去往集市上售卖,以补贴家用。

刚刚来到集镇,他就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流浪汉因偷取了街边小贩的食物,在被殴打。

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他连忙上前阻止,并赔偿了小贩一些食物,这才救下了流浪汉。

稍后,孙邦俊便询问流浪汉是哪里人,并表示自己可以帮助他回家。

令孙邦俊没想到的是,流浪汉叽叽喳喳说了一段他听不懂的话,说罢还举起双手示意孙邦俊给自己一些食物填饱肚子。

这时,一旁的路人生气地说道:

“他就是个日本士兵,你别给他食物,饿死他!”

看着日本士兵可怜兮兮的模样,孙邦俊的内心如鲠在喉。

平心而论,他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有几位亲人就是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

孙邦俊本想赶走这个流浪汉,可内心深处潜藏的善良又让他生起一丝慈悲之心,于是从自己的干粮中拿出了一些食物分给了他。

不承想,这个日本士兵就像是傍上了他一般,无论孙邦俊怎样更换售卖山货的地点,日本士兵都始终不愿离开,更是一路跟随至孙邦俊的家中。

孙邦俊见状十分生气,只得将他赶出家门。

可在第二天,孙邦俊打开家门又再次看见了这个日本士兵,原来他不仅没有离开,还在孙家门口住了一夜。

这样继续下去不是个事,妻子张金荣拿起家中的扫帚欲要赶走这个日本士兵,日本士兵见状连忙跪在张金荣的面前磕头求饶,眼中还泛出了泪花。

孙邦俊一家人都是软心肠,最见不得这样的场面。

于是孙邦俊开口说说道:

“我们若是放任不管,他迟早会活活饿死。”

就此,这个日本士兵成为了孙家的一员。

孙家收留日本士兵的事情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街坊邻居纷纷上门指责孙邦俊夫妇不该收留这个人。

更有甚者当场就要打死这个日本士兵,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

好在孙邦俊夫妇及时劝阻,这才保下了这个日本士兵的生命。

2.视日本士兵为亲子

在那个人人都无法填饱肚子的年代,多养一个人就意味着给家里多增添一份负担,可即便如此,孙邦俊夫妇还是对这个日本士兵照顾有加。

早在收留他之前,这个日本士兵乞讨已久,几乎饿得只剩皮包骨头。

为了给日本士兵补充营养,孙邦俊夫妇每日都将自己的部分口粮让给了他。

几个月后,日本士兵看起来虽略有消瘦,但比起当初却是强壮了许多。

不仅如此,孙邦俊还在他的左耳下方发现了一处拇指大小的伤口,流脓不止。

为了给他疗伤,孙邦俊请来了村里的郎中,甚至不顾自身安全,连夜上山采药。

也或许是因为这个伤口,使得这个日本士兵变成了一个傻子,完全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模样,整日间还疯疯癫癫。

有时半夜睡醒,他就跑到院子中叽里呱啦的大骂起来,期间还在不断抽打自己;有时无法正常吃饭,不知道去厨房盛饭不说,甚至在去往厨房期间还打坏了不少碗筷;

就连孙邦俊夫妇给他做的棉衣,都被他扯坏的不成样子……

偏偏祸不单行,不久后这个日本士兵又患上了偏瘫,整日间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给他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孙邦俊还到处设法筹钱,妻子张金荣则担负起了照顾日本士兵的责任。

经过大半年的悉心照料,日本士兵虽然成功康复,却也让孙家背上了几百元的债务。

这笔金钱在那个年代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几乎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好在,随着孙邦俊夫妻二人的辛勤付出,使得村民都慢慢接受了这个日本士兵。

因为不知道日本士兵的名字,大家逐渐开始叫他“老日”或是“老憨”。

据孙邦俊的女儿孙福莲回忆,这个日本士兵还有一个名为“李同”的中国名字。

一次,有位村民询问“老憨”叫什么名字。

他思索良久拿起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两个极为潦草的字,看上去与“李、同”二字颇为相似,大家就逐渐开始称呼他为李同。

不过,县公安局却给李同起了一个“小门野郎”的日本名字,还给他办理了外籍人士居住证。

随着多年来的相处,村民也将李同视作同村的一份子,他们深感孙家人生活的不易,每到农忙季节,大家都会向孙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每当村子发放救济时,村长也会在名单上写下李同的名字。

后来孙福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尽管在语言方面无法与村民进行交流,但大部分村民却总能看懂李同的‘手语’。”

3.漫漫寻亲路

1964年,积劳成疾的孙邦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临别之际,他最担心的还是李同。

孙邦俊叮嘱儿女:

“你们一定要照看好李同,也要设法找到他失散多年的亲人,使他们家人团聚。”

其实,孙邦俊在生前曾多次设法寻找李同的家人,他还屡次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可结果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1972年9月,随着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许多生活在中国的日侨开始返回日本寻找自己的亲人。

按照父亲的遗愿,孙保杰始终没有放弃帮助李同寻找亲人。

只是李同早已已丧失了之前的记忆,这使得寻亲变得愈发困难。

多年努力都未能取得丝毫进展,孙保杰也不免变得有些心灰意冷,他与妻子商量:

“如果真找不到李同的家人,我们就给他养老送终。”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孙保杰从县里的统战部获悉,可去百公里之外的方城县向一个名为根本利子的日籍女子寻求帮助时,他兴奋的一夜未睡。

次日,孙保杰就带着李同找到了根本利子。

在得知李同的故事后,根本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在第一时间做出表示,愿为李同寻找远在日本的亲人。

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有人将李同寻亲的消息传递到日本国内。

1992年,一个名为津田康道的日本男子,率领一支日本民间组织来到中国南阳访问。

他次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确认李同究竟是否是几十年前与自己一同来到中国的石田东四郎。

当两人刚一见面,津田康道就激动的喊出了李同的名字,很显然,他已经确定了眼前此人的身份。

但是,李同却对这个名字后毫无任何反应,随后津田康道又拿出他亲人的照片,李同看后依旧如此。

孙保杰见状,开始为津田康道说起了父亲昔日收留李同的那段经历。

难怪如此,津田康道听后开始给孙保杰介绍起李同的身份,至此,李同的身世之谜被彻底解开。

李同,原名石田东四郎,日本秋田县人士,曾就读于东京农学院,毕业后被日本军政府强制征召入伍,参加侵华战争……

同时,津田康道还告诉孙保杰,石田东四郎如今还有一位亲人尚存于世,孙保杰听后也由衷的为李同感到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石田小十郎在得知哥哥还在世的消息后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为进一步确认此事的真伪,津田康道特地将两人的血液拿去医院化验。

根据鉴定结果,在中国生活长达47年之久的李同,就是石田小十郎已“阵亡”半个世纪之久的亲哥哥。

次年六月,石田小十郎亲赴南阳迎接哥哥回国,孙保杰一家人将石田东四郎兄弟两人送行至洛阳车站。

这一天,孙保杰一家人打扮得整整齐齐,在临别之际,孙保杰的妻子王成香不免有些悲伤。

孙保杰则安慰妻子:

“李同找到家人是好事,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但说罢,他的眼角也留出了一丝泪水。

孙保杰亲自将“李同”送至日本,他收到了日本秋田县百姓的空前礼遇,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记者的访谈邀约。

一次,孙保杰去往秋田县附近观光旅游,火车上的游客人认出了他,为表达对孙保杰的谢意,整个车厢的人都纷纷起立对他鞠躬致谢。

尤其是秋田县县长,他还特地表示愿为日军当年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赎罪。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

一个日本人听闻此事后当场感慨连连:

“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令我感动!”

就这样,中国孙氏父子收留日本伤兵的故事,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

在日本民间,为了向孙保杰父子致谢,一批民间公益组织自发的组建了一个委员会,将筹集而来的款项全部用于南阳的建设。

日本秋田县增田町村与南召县太山庙镇互相结为对子,利用增田町本地苹果产业的优势帮助太山庙镇发展当地经济。

除此之外,增田町政府还向南召县捐款600万日元,建造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

其中“太增”两字,指的便是太山庙和增田町。

为进一步加深两地之间的友谊,自1998年以来,由日本政府出资,已经资助了多批研修生赴日学习。

后来,著名导演伍保国先生以这个故事为原型,拍摄了一部名为《生者的墓碑》的电影,感动了无数中日友人。

参考资料:

《生者的墓碑》 百度百科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留日本伤兵47年

感动日本:河南农民收留一侵华日军伤兵47年 孟亮/文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