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个弹丸小国,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中间,到底是怎么逆袭成功崛起的呢?坐落马来半岛最南端,直接占领了马六甲海峡出入口,陆地面积不够大,直接填海让领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581.5平方公里,增加到了733.2平方公里!
       被马来、印尼包围的新加坡,是一个极具野心的国家,四面受敌却靠着“毒虾战略”活下来了,这都得感谢李光耀太聪明了!


       因为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把控着进入我国南海以及印度洋的口子,妥妥的天然港口,英国二话不说就将其殖民了,甚至耗费5个亿,修建了一座海军基地,后来李光耀又跟美国合作,把樟宜港给美国当海军基地了,美国保证新加坡的安全,新加坡给美国提供便利。
       武器装备求精不求量,拥有可畏级68可畏号隐身护卫舰、豹2SG主战坦克、F-15SG战斗机、武装直升机阿帕奇等先进武器。现役军队中的海陆空三军,加起来有七万多个,因为新加坡是义务兵役制,所以战争爆发后,能够召回的后备役也有24万个。大国想吃掉小国新加坡,也是一个难事。


       新加坡的经济,是如何发展成“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作为一个除我国以外,还能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新加坡的崛起是非常不容易的,被英国殖民被日本侵略,十万华人被屠杀,李光耀成为“新加坡国父”,前脚脱离英国统治,后脚加入马来西亚,结果华人又遭到了马来人的压迫,不得已只能在1965年,建立新加坡彻底独立,加入联合国和英联邦!
       得益于南面的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新加坡成了中日韩东亚三国,能源贸易的主要通道,每年有70%以上从中东来的原油经过此地,创造新加坡经济奇迹的李光耀,脑瓜子疯狂转动,想出来一个好法子,在收取过路费的基础上,多填海造几个陆地,用来提炼原油,再倒手赚差价卖给中日韩。


       于是新加坡的炼油中心,新加坡最大的外岛——裕廊岛应运而生,原本7个小岛的面积,徒增了三倍左右,吸引了全球95个国际大公司,如美国雪佛龙、德国巴斯夫、日本三井化学等业内巨头,在此修建运营基地,每年吸引了300亿新元的投资,增加了8000人的岗位。后来新加坡又搞了一个布拉尼岛,建了一个集装箱码头区,一个天然港口不想富裕都难!
       新加坡由面积占全国88.5%的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为让领土面积越来越大,政府还想再建一百平的人工岛,北靠马来西亚隔着柔佛海峡,南靠印度尼西亚,隔着新加坡海峡,新加坡没有省市划分,全国分为中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5个社区。


       靠着垂直绿化的城建方式,比如樟宜机场,新加坡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西北部是拥有热带雨林的“绿肺”,也是有实里达、贝雅士、麦里芝三个水库的集水区,东北部有全长2.4公里的人工水渠,西南部有农场、墓地、兵营!
       虽然新加坡总人口高达564万,但他们没有住房压力,85%的居民都住在政府修的房子里,每个月定时给房租就行了,因为新加坡有74%的华人,13%的马来人,9%的印度人,避免出现种族歧视分裂新加坡,社区住房也是按照种族比例分配的。


       新加坡按照房产划分是28个邮区,中部就是财富集聚地,CBD中央商务区在第1、2、6邮区,传统的富人区在第9、10、11邮区,有历史感的老住宅在第3、12、16、18、20邮区,想把住房私有化,或者外国人想买地皮,就得去第4邮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