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丧葬文化历史渊源流长。千百年来,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死后皆留有墓碑。碑文不仅是记录逝者生平的载体,更是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曾题:“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由此可见,古人对碑文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关于墓碑文化出现了许多反对声音。 有人认为立碑对资源是一种浪费,也有人认为墓碑文化存在几千年是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那究竟坟墓上应不应该立碑呢?

▲辽道宗墓碑 01 在秦朝以前,中国还没有墓碑。主要是因为那时战争纷乱,各国丧葬文化皆有不同。 到了秦朝,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百年之后也要向后人彰显功绩,因此开启了立碑丰功的先河。 到了汉朝,统一汉字,立碑也在这时盛行,但立碑者多为王公贵胄。按照当时律法普通人不许立碑,否则以谋反论处。因此那时普通人死后都是立木牌,简单刻上姓名及生卒,让后人有个念想。 由于汉朝立碑者皆为达官贵人,墓室之内存了不少丰厚的陪葬品。这就给了盗墓者可乘之机,导致汉墓被盗成风。于是到了唐朝,便将这一律法废弃,普通人也可以立碑。 这之后碑文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不仅用于墓葬者,也用于宗庙、建筑、装饰等等。 比如皇太极征服朝鲜时,就曾在当地立下一座功德碑,用来赞颂自己的赫赫战绩。

▲大清皇帝功德碑 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立碑不仅可以记录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还起到装饰建筑物的作用。 当然墓碑也为盗墓的兴起提供了便利,相信很多迷盗墓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凡王侯将相下葬必著大碑。 像我们知道的有武则天无字碑、孔林的孔子墓碑、诸葛亮碑等等。但是立碑并不是引起盗墓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皇族贵胄,讲究品级排场,死后也要如生前一般风光富贵。让许多珍奇瑰宝伴随他们入墓,却因此惹来了盗墓贼的侵扰。 立碑对于后人的真正意义,还是通过碑文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如果没有碑文,那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大量史实都无从查证。 所以立碑对于后世研究历史,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在唐朝盛极一时的秘色瓷,如果没有史料的辅助解疑,那么秘色瓷可能就会成为永远的秘密了。

▲法门寺物帐碑拓片中有关“瓷秘色”的记载 02 从风水角度来看,民间传言墓碑影响着一个家族或王朝的兴衰。 古时人们在选坟墓皆以找风水为第一要义,依山傍水是上等墓地。在武侠小说中,龙脉也是一个王朝兴盛的关键,《鹿鼎记》中贯穿整剧的线索就是寻找龙脉。龙脉被称为王朝气运所在,也是藏宝之地。 有人可能会问这找墓地和立碑无关啊? 其实立墓碑也是有说法的,有些墓地因为风水问题要选择立碑或者不立碑,因为有的墓地立碑可能会阻断风水。 古人出于对风水的顾忌,有些坟墓就不会立碑,或者由于死者生前结有仇家怕死后有人报复,那么他的墓地上也不会立碑。三国时期,曹操因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唯恐自己死后也自食恶果,受盗墓贼侵扰,于是颁布禁止立碑、薄葬的法令,一改东汉时期大兴立碑的风气。

▲曹操墓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一代代血脉相传,后人想去寻找祖坟缅怀先人。如果生前不立碑,那后人也将无从考证会造成文化的断代。这种断裂是无法修复的。 03 坟墓立碑,实际上也是一种家族实力的表现。 家族实力越强,其墓碑的材质也就越好,如大理石、花岗岩。而条件一般的就会用石头或者木牌。 并非攀比,而是对逝去之人的尊重。

▲木质墓碑 不仅墓碑用料有考究,其碑文的设计也大有文章。普通人逝世后,碑文上只会写上姓名和生卒年; 而立有功勋者,逝世后碑文上会写上其生平事迹、主要贡献,还会请当世名士来题碑文。 例如秦始皇逝世后就著有功德碑,留后人歌功颂德。 近年来由于墓地统一规划,国家推广火葬,有人就觉得没有立碑必要。但人死之后必然要下葬,不管骨灰还是土葬,都会占用土地资源,而墓碑只不过是寸土之地,留以凭吊罢了。试想如果没有墓碑,那古人的千秋功绩又让何人铭记呢?

▲墓碑照片 结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民间风俗甚至文化传承方面来看,立碑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将墓碑夸张化,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参考资料: 《潮州韩文公庙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