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巴赫穆特战役和阿夫迪夫卡战役形成了鲜明对比。
       巴赫穆特战役被“纽约时报”评价为“全球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烈度”。
       俄乌双方在这里打了224天,将整个城市变成了焦土,地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弹坑。
       炮弹和制导炸弹
       根据估算,
       俄罗斯此战消耗的炮弹至少有100万发,更有激进的猜测认为俄军使用了超过400万发炮弹。


       而阿夫迪夫卡战役的火力密度就小很多了,俄军更多的使用了制导炸弹。
       比如其中非常受人重视的阿夫迪夫卡焦化厂战斗中,俄军先是用3枚制导炸弹对外围乌军车辆和人员进行了定点清除。
       随后俄军地面部队跟上,开始了地面推进和占领,逐步压缩焦化厂内乌军的生存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俄军不断用制导炸弹对焦化厂内有乌军藏身的地方进行打击,实现对乌军火力的定点清除。
       到俄军占领整个焦化厂,前前后后不过用了20来发制导炸弹,自身伤亡极小。


       而乌军则是在俄军这种用制导炸弹“剥洋葱”的战术下损失巨大,在焦化厂战斗中光是少校级别的军官就阵亡了2人。
       目前
       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在阿夫迪夫卡战役中使用的制导炸弹数量
       约为600枚。
       而这600枚制导炸弹
       取得的效果却远高于巴赫穆特战役。
       俄军不仅比巴赫穆特战役时更快取得了战争胜利,还在代价上比以往更小。
       所以目前互联网上也有一种说法,说
       俄罗斯打了2年俄乌冲突终于是把仗打明白了,知道了用更好用的制导炸弹。


       那么俄罗斯真的是把仗打明白了吗?100万发炮弹又真的不如600发制导炸弹吗?
       俄罗斯改用制导炸弹?
       其实就俄罗斯对制导炸弹的使用,还真不能说俄罗斯不会打仗。
       俄罗斯人又不蠢,自然知道制导炸弹的用处很大。
       而
       俄军减少对制导炸弹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制导炸弹储备不足以及俄军没有获得绝对的制空权。
       第一点上不难理解,俄罗斯对俄乌冲突的准备是很不足的,尤其是对制导炸弹的储备不足。


       实际上
       制导炸弹已经是俄罗斯另一种武器储备不足的替代品了,那就是精准制导导弹。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第一天的时候,就使用了超过百枚精准制导导弹。
       但是俄罗斯的制导导弹储备严重不足,第一天作战在对乌克兰部分重要设施进行打击后,很快就偃旗息鼓。
       只能说当时俄罗斯的精准制导导弹起到了作用,但又没完全起到作用。因为精准制导导弹储备数量的不足,俄罗斯没有在第一天就形成对乌克兰的全面压制。
       在精准制导导弹储备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俄罗斯开始了使用制导炸弹。
       或应该描述得更精准一点,俄罗斯使用了滑翔炸弹。


       所谓的“制导炸弹”,其实就是老旧的航弹加上了飞翼,使得它有了一定的滑翔能力。
       这时候再将航弹的弹头换成高级一点的制导弹头,那一枚新的“制导炸弹”就诞生了。
       俄罗斯使用的制导炸弹主要是“FAB系列”
       ,其中最主要的三款是FAB-250,FAB-500M62,以及FAB-1500M54。
       其中FAB后面的数值是航弹的重量,M后面的数字是该型航弹量产的年份。
       FAB-500M62就是一款1962年开始量产的500公斤级航弹,FAB-1500M54就是一款1954年开始量产的1500公斤级航弹。


       从这些航弹的量产年份上,就不难看出它们并不是啥高科技产品。它们本质上,就是老旧的航弹“焊”上了飞翼,然后装了制导弹头,具备了一定的精准打击能力。
       至于制空权方面的问题,这些“制导炸弹”可不是陆基导弹。
       它们作为航弹,只能通过机载的方式进行空中“发射”。俄军使用制导炸弹通常用苏-24、苏-34等战斗轰炸机投掷,而这些战斗轰战机本身飞得比较低,更容易被防空导弹打下来。
       所以
       俄军未能获得绝对的制空权之前,很难用这些战术轰炸机投掷“制导炸弹”。


       炮弹和制导炸弹孰优孰劣?
       至于“100万发炮弹不如600发制导炸弹”这个问题,只能说这是
       一个伪命题。
       因为
       普通火炮的炮弹和制导炸弹的
       生态位不同。
       制导炸弹的定位是“精准的打击”,要实现精准打击首先就得知道敌人在哪里。
       但炮弹就不一样,炮弹的定位是火力压制。只要知道了敌人的大概位置,就能用火炮对这篇区域事实火力覆盖,压得敌人抬不起头。
       这两种武器对比起来,就是狙击枪和机枪的区别。
       狙击枪一枪一个敌人,不过狙击手得知道敌人在哪里才能射击
       。


       但机枪就不一样了,扣动扳机能直接实现一大片区域的弹幕扫射,露头的敌人都会被打死。
       如果俄罗斯不能精准的知道敌人的位置,那制导炸弹的打击效果自然不如普通的火炮。
       正如我们上边举例的阿夫迪夫卡焦化厂战斗一样,
       俄军使用制导炸弹打击乌军,是和地面部队相互配合的。
       地面俄军发现了乌军,像上面报告了乌军的位置,然后才有了制导炸弹打击乌军。


       在制导炸弹打击乌军后,俄军地面部队进一步推进,然后再发现乌军,再打击,从而实现“剥洋葱”。
       俄军在打巴赫穆特战役的时候,乌军的火力也是很猛的,俄军不可能让地面部队层层推进。
       再加上当时俄军无人机使用较少,以遥感卫星为首的侦察系统也没到位,那自然是不知道乌军的精准位置,也就无法用制导炸弹打击乌军。


       因此普通炮弹不一定就比制导炸弹弱,在不同的战场情况下,军队的需求并不一样,双方不能完全替代对方,就如狙击枪无法替代机枪一样。
       参考资料:
       【1】上观新闻·《这款武器,俄军终于用上了》
       【2】上观新闻·《大局观|堪称“21世纪最残酷战役”!俄乌争夺巴赫穆特不止于军事胜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