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实里经常会提到某某某个孩子特别的好,品学兼优,清华北大苗子,学习不用担心,平常又非常礼貌活泼,运动上也是遥遥领先别人家,这就是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说起“别人家的家长”则恰恰相反,是两个极端,一部分名副其实,而另一部分家长是别人嘴里的好家长,自己子女亲人却要承受父母的PUA,外人嘴里有多完美,亲人就过得多么的痛苦。
       因为
       父母,不需要做什么考查,只要人际关系圆滑,就能获得一个非常好的口碑,只有朝夕相处的人们才会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成色。


       有网友说:自己就遇到了这样的父亲,外人眼中,无论是同事,亲戚,七姑八大姨,甚至连村口的精神病都觉得他父亲是一个完美的人,可现实就是他不断的压榨自己的母亲和自己兄妹两人,
       他们对内对外,完全是两种生活状态。


       他就是外人眼中完美的好人。
       村里人但凡有点小事,必然有父亲的身影出现,但凡有人需要帮助,真是要钱掏钱,要出力出力。就没有人会说他的不好。
       可是对自己人却要求亲人勒紧裤腰带,省出钱,让父亲在外面做个及时雨。他说当年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看别的小朋友有钱买指尖陀螺,特别想也有一个,可是连两块钱父亲都没给,美其名曰小孩子要认真读书,不能玩物丧志。


       而到了自己考上北京的大学,也仅仅给自己交了学费,提供了每月500元生活费,要不是已经工作的姐姐接济,加上自己假期打工并且偶尔能拿到奖学金,估计恐怕日子都没得过。不过姐姐同样每个月都要给父亲“上供”,理由是女孩子不能乱花钱。


       当他发现自己无力在北京买房,而不得不回本地工作之后,到了结婚的时候,却发现家中早已空空如也,何谈买房。问及其父,其父称:儿子,你已经成年了,按理说过了18岁我就应该不管你了,你看你现在都这么大了,我还偶尔会给你点生活费,父亲我过的也不容易……


       他细细想来,好像自己工作的这3年来,每月至少要把一半的收入都要打回母亲的账号,现在看来,这钱已经填了父亲的日常交际大窟窿。
       回顾往日,他称:对外大众脸充胖子,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到处陪笑;对自己家人非常吝啬,别说吃喝上得不到丰富,却很少心疼家人。


       尤其是母亲现在憔悴的身体完全是由于小病拖成大病导致。而对于自己和姐姐的管教表现出相当大的控制欲,对外还宣称自己教子有方,都考上了大学。殊不知自己和姐姐是为了逃离这个原生家庭,逃离父亲对其的掌控,虽然自己失败了,但是总归姐姐嫁到了别的城市。


       让他最无奈的是,自己的姑姑们都认为其父亲对待父母孝顺,对待亲友尽情谊,每次见面都无不夸自己有个好爸爸,他们有个好兄长。姑姑们却无视了自己表弟表妹还没有结婚,就已经给其配置了房子车子,而自己将近30才结婚的原因,还不是自己在攒钱买房子。


       相信这个网友的父亲在现实中是很多人的父亲。
       这样的家长都是其长辈眼中的宠儿,兄弟姐妹中的榜样,更是邻居朋友口里的精英。


       这类家长不从孩子身上吸血已经是奇迹,而每每当他们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了,才开始反思自己养育孩子有多搞笑,一方面要求孩子照顾自己,对自己付出亲情,又拼命想弥补当年的缺失,不过恐怕早就晚了,儿女的怨气并非一天能形成,原谅这样父母也不可能靠着父母给了一两天关爱而消散。


       其实,他们是虚荣心最重的父母,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极为反叛,要么逆来顺受,当你发现某一对父母跟子女未来工作生活相去甚远,甚至除了过年再无往来的话,那这对父母大概率就是这类“虚荣”的父母。
       说到底,孩子过得好坏跟他们没关系,反而自己过得爽才是真的爽。
       本文由趣笔谈教原创,喜欢本文的话请点赞文章和关注本号,每天分享教育趣闻、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期待我与您一起共同进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