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次元了,周末喜欢逛超市”“喜欢自驾,去人少的景点发呆”“喜欢精致生活的人夫感”……据中国之声报道,近日,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出现了不少“炸裂”的自我介绍和要求。相比起阿姨爷叔们围绕车房、收入等相对现实内容的介绍,这些年轻人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同频共振和生活上的合拍。不少网友因此调侃,“年轻人开始整顿相亲界了”。

传统的公园相亲角,大多是由父母一辈主导和张罗的。然而,这种用一张A4纸写满各种“硬条件”,然后替子女寻求匹配对象的方式,却越来越不被年轻人买账。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不少年轻人都分享过自己“勇闯相亲角”的经历。他们时常发现,在这个场域里,自己往往处于被挑拣的境地,不是被嫌弃没户口,就是因为工作没编制被扣分。在这套高度同质化、被传统观念塑造的体系里,年轻人真正关心的生活方式、性格合拍、三观契合等面向,却往往被“忽略不计”。

婚姻终归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选择与怎样的人共度人生,不能一味由父母“拍板”,也不能只看物质条件,而忽视精神内核的匹配度。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对传统相亲方式不感冒,正是因为在厚重的物质条件包裹下,他们最先感受到的是冰冷、功利化的计算,却看不到真正鲜活而有吸引力的人。

这些年轻人的“清流式”介绍中,很多指向的都是生活的日常。比如,“消息秒回,吃饭一只手也不耽误另一只手回消息”,表示自己擅长提供情绪价值;“喜欢去人少的景点发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的偏好;“偏爱会过日子的会员男”,折射的则是对日常消费观的关注。

夫妻之间的日常生活,其实正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琐事构成的。正如有网友所说的:“‘同频式相亲’是好事,省得结婚之后才发现生活理念不同,价值观迥异,感情再好也磨碎了”。某种程度上,相比于简单将外在条件作为筛选标准的做法,年轻人相亲时“先亮MBTI”、热衷于谈饮食习惯等新画风,反倒才是更加实在、听从内心的。

从传统婚恋网站渐渐“不香”,到开封王婆等新式相亲方式大火,再到如今“公园相亲角被整顿”,不难发现,如今,年轻人其实并不排斥通过相亲扩大交际圈,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只是,他们不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成为“被安排”的客体,别扭地把自己“卡进”单一而传统的相亲标准中,而是想更多拿回自主权和话语权,在正视自身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寻觅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对象。

所以,“公园相亲角被整顿”的现象背后,是年轻人婚恋理念的更新和对内心需求的真诚表达,是他们希望对人生未来真正负责的表现。对此,不管是家长还是相亲活动的组织者,也应该注重边界感,克制过度介入的冲动,尊重年轻人的个性化选择,更多从打造平台、创造认识机会的层面关心他们的人生大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