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爱哭,常常被爸爸妈妈贴上脾气差、脆弱、胆小、敏感等标签。
       其实,你可能有些武断了。
       你还记得吗?你的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就用他洪亮哭声宣告自己的到来。
       在孩子的童年里,“哭”,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语言”。
       不准儿子哭,不准儿子说害怕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有个8岁的儿子皮皮,
       在她的观念里,男孩有泪不轻弹。所以,她从来不准儿子哭,不准儿子说害怕。


       可朋友慢慢发现,皮皮脾气倔强,遇事爱闷在心里。
       不像别的小孩子,性格开朗,喜欢表达自己。
       有一次,皮皮不小心把腿摔受伤了,伤口看起有些严重,朋友赶紧带着皮皮去医院处理伤口。
       在为皮皮清理伤口里的异物里,医生提醒道:“会有点儿痛。”
       没想到,皮皮紧咬牙关,吭都没吭一声。
       医生见状,“小伙子,没想到还挺硬气的。”
       朋友接话,“我从小就教育他,不管打针还是受伤了,都不允许他哭。”
       医生看了看朋友,“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哭?”朋友当即表达了她一直坚持的理念。
       医生又问朋友:“
       不哭的孩子,就能扛事儿?谁说的?”


       “
       每个人生来就有情绪,如果你从来不允许孩子哭,那这些情绪就会被孩子压到内心深处。
       等孩子到了叛逆期,积压已久的情绪,不是会伤害自己,就是会伤害别人,
       会导致孩子的心理不健康。”
       医生再三提醒朋友,别再让孩子憋眼泪了。
       哭,是孩子很正常的一种情绪表达。
       医生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朋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爱哭,是一种保护
       科学表明:
       如果硬逼着孩子,把眼泪憋回去,对孩子身体有害!
       哭,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保护。


       孩子考试考砸了,忍不住嚎啕大哭;孩子在医院,看看粗粗的针头,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不要总是怪孩子太胆小,这是孩子身体在排出有害的物质
       。因为孩子在生气、害怕、紧张的时候,
       身体会产生过多的激素,它们会让孩子心跳加快、情绪激动……
       而眼泪,正好可以帮孩子把这些多余的激素排到体外。
       所以孩子哭完以后,身体会更加放松,心情会变好!
       会哭的孩子,往往负面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哭完后,很快就开心起来,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对孩子健康有利!
       而不会哭的孩子,因为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要过老半天才能缓过来
       ,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利。


       从生理角度来说,
       哭,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肺部,增加孩子的肺活量。
       因为,孩子在哭的时候,会不断吸一口口的长气和短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孩子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工作。
       这种运动也使孩子的情绪和肌肉放松,从而使孩子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
       孩子因为年龄小,表达能力弱,遇到困难,一着急
       ,
       大多数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孩子摔倒了,撕心裂肺地哭,并告诉妈妈自己很害怕。
       你一开始还哄2句,孩子要是一直哭,就不耐烦了,
       “有什么好哭了!能有多疼?别哭了!”


       孩子终究还是孩子,在你眼中可能无关紧要的小事,可带给孩子的恐惧和伤心却是真实的。
       你或许拥抱一下孩子,用你大大的身体来抱住孩子。
       孩子虽然情绪还没缓过来,但是,孩子能让孩子体会到一种安心感。对孩子来说,这样的安慰就足够了。
       对于孩子的哭,咱们对孩子要有同理心。
       哭和笑是孩子与外界最为直接的沟通方式,也是最能表达孩子内心的感受。
       因而当孩子哭的时候,咱们首先是要理解和倾听,而不是粗暴制止。甚至用讽刺、威胁的方式阻止孩子哭。


       哭,并不是孩子软弱的标志。
       不让孩子哭,也并不能养出一个坚强的孩子。
       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抱抱孩子,这是很重要的。
       如此,孩子才敢于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才可以成为一个阳光少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