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深圳国资齐出手,落地15亿合成生物引导基金。

近日,深圳市合成生物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完成工商登记,初期出资额达15亿元,由深创投红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公开文件显示,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是深圳“20+8”产业基金第一批确认的4只基金中的其一。该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0年,投向合成生物领域,包括其中的细分领域、上游产业企业以及应用领域内生物集成企业。

深圳“20+8”产业基金运作的主要思路是“市区协同”,政府出资比例高,深圳打通市区两级引导基金通道、统筹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

从出资比例来看,深圳市引导基金、深创投为主要出资方,认缴比例分别为40%、39%深圳市光明区引导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深圳市大鹏新区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约3.33%,深圳市汇通金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约3.33%,深圳市盐田区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约3.33%,深创投红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持股1%。

合成生物写入深圳基因

深圳已经成为全球合成生物产业的热门城市之一,以华大基因为核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

据统计,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中,有40%选择在深圳落户,其中又有近80%的企业集中在光明区,光明区打造了全国首创的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的新兴孵化器,两个产业园区,以及配套的市级和区级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政策。

光明区为深圳目前合成生物企业的重要聚集区,截至目前,仅该区就已聚集合成生物企业104家,总估值约300亿元。近期,光明区还公布了第八批合成生物企业拟认定名单,涉及企业包括涌源合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深信新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道生生物(深圳)有限公司以及亚波光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根据相关管理办法,被认定企业可以享受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

深圳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提前布局。

早在2017年5月,深圳出台的“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中就提出布局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同年1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吸引海归青年为主,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

2019年1月,先进院与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成立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该项目是深圳市政府花费5年,投资7.5亿元建设的深圳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2019年5月,先进院与来自全球8个国家共计16个隶属于公共研究机构的设施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合成生物设施联盟”(Global Biofoundry Alliance,GBA),旨在共同应对自动化合成生物研究的技术难题,将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的理念引入合成生物学。

2021年是深圳合成生物的发展元年,深圳光明区政府与先进院合作成立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由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牵头建设,旨在为深圳孵化合成生物企业。

同年,光明区发力合成生物产业,出台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连续三年安排4亿元财政资金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行业发展迎来爆发期,合成生物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进驻深圳光明。

202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公开发布,明确重点培育“20+8”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居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合成生物学产业也是全球瞩目的发展领域,各国纷纷加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发和投资。其中美国、英国等多国将其纳入国家战略,中国正在加速追赶,已初步形成以深圳、天津、上海等地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资本也竞相涌入合成生物赛道。

根据Pitchbook数据显示,在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风投创投资本竞相涌入全球合成生物市场。2021年,合成生物市场吸引投资达到近年来高点,融资额达87亿美元,融资笔数达391笔。

2022年之后,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根据BCG发布的《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融资额为54亿美元,融资笔数为376笔。2023年前三季度,资本市场融资额20亿美元,融资笔数193笔,较前一年同期亦有所下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