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科幻世界的说法,刘秀是“位面之子”,意思是运气爆棚,属于上天或外星球眷顾的真命天子。这种观点和史书的观点接近,如果刘庄听见会很高兴。正史史书再怎么修正,希望贴近事实,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刘秀之所以运气这么好,是因为天命所归。现代人这样认识历史,恰恰中了史书的圈套。

不过,刘庄和班固等人即便希望树立这样的观点,也要把刘秀平定天下的艰难写透,否则岂不是说刘秀没什么突出的优点,只是运气太好而已吗? 刘秀运气好,证据有好多个。比如,昆阳之战,刘秀带领2万部队,打败了王莽的42万大军;还有在逃离蓟县眼看城门关闭的危急时刻,铫期闯门帮助刘秀成功出城;过呼陀河时本来没冻的河水迅速结冰,帮助刘秀一行过河,逃过王朗的追捕;过河后走投无路之时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信都郡太守任光没有投降王朗,可以去信都躲避,如此等等。 每个人都有想睡觉遇到枕头的时候,所以成功不排除运气的成分。 在刘秀所有的运气之中,有一个仿佛上天注定,就是他父亲刘钦给他起那个叫作“刘秀”的名字,与谶语“刘秀当为天子”相符。

刘秀出生前就注定的预言,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呢?对于这种容易扰乱视听的事情,一定要首先掰扯清楚,以便排除干扰。要弄清得从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图谶是啥?图谶是一些术士儒生,借用远古河图洛书的名义编写的、用来预测未来的、包含画面和文字的图或书。一般儒学大师对其是持鄙视态度的,说它是“不经之学”,故称“纬学”。 经学和纬学,类似于现在的科学和神学。“亡秦者,胡也”,“代汉者,当途高也”,这些都是谶语,包括后世人编撰用来忽悠人的《推背图》。 第二,刘秀出生在公元前6年12月甲子日夜,换算成现在的公历纪年法,是公元前5年1月15日。“秀”字的本意是什么,至今没人说得清楚,因为写《说文解字》的许慎,比刘秀小六十多岁,出于为尊者讳的顾虑,他在书里没给解释。

后人根据字形演变,推测“秀”的大概意思,是庄稼结了果实以后下沉的样子。还有一种解释:古人把既开花又结果的植物叫“实”,如桃李;不开花只结果的叫“秀”,如谷糜;只开花不结果的叫“英”,如牡丹。 如此,“秀”就有几层含义:一是不开花只结果,有不张扬、注重实效的意思;二是结了果实以后能自然下垂,有谦虚恭敬、做人低调的意思。刘秀的父亲刘钦,当时任济阳县县令,他之所以给这个儿子取名刘秀,据《后汉书》记载,是因为公元前6年,济阳县当年有一颗谷子,一茎九穗; 根据《后汉纪》记载,是因为当年济阳县丰收。刘钦给这个儿子取名“秀”,因为一茎九穗或丰收,又加了一层果实累累、大获丰收的喜悦。客观地说,这在当时是个好名字,而且西汉及其以前,叫这个名字的人非常少。

第三,公元前6年,一个叫刘歆的人,把名字改成了“刘秀”。汉朝叫刘歆的人非常多,这里所说的刘歆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人,他和他父亲刘向写过一部神书,叫《山海经》。 刘歆本人是经学大师,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都不小,不过也喜欢搞些谶语之类的东西。他刚工作时和王莽是同事,关系极好,后来还结成亲家,是帮助王莽篡位的四大台柱之一。 公元前6年,汉成帝的侄子刘欣继位,即汉哀帝。刘欣的“欣”,和刘歆和“歆”同音,出于礼法中为尊者讳的要求,官员刘歆要改名字。改名的原因是清楚的,但为什么要改成“刘秀”,不得而知。有一种可能,是刘歆曾任职于内秘府,有机会接触世人罕见的皇家藏书,包括《赤伏符》,所以改名刘秀。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公元23年,昆阳之战后,在全国人民都知道王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刘歆在一个叫西门君惠的道士和卫将军王涉等人的怂恿下,密谋劫持王莽。尚未起事消息走漏,被王莽剿灭,刘歆被杀。

第四,公元22年左右,“刘秀当为天子”这句话有所流传。证据就是有一天,刘秀跟着大哥刘演、二姐夫邓晨等人,在南阳首府宛城,请一个叫蔡少公的谶学大师吃饭。蔡少公这人,史书没记载他的来龙去脉,除了这顿酒,没别的事迹。 席间蔡大师说,“刘秀当为天子”。大家伙忘了身边就有一个刘秀,直接问老蔡:“你说的刘秀,是那个改了名字、现在是国师的刘歆吗?”老蔡还没回答,刘秀在一旁插嘴说:“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呢?”大家一听哄堂大笑。 第五,公元25年春,基本平定河北的刘秀准备称帝,可是,第一没有传国玉玺,玉玺尚在刘玄手里;第二没有皇帝诏书,刘秀当皇帝缺少依据。谶语,作为上天的预言,成为最简易、最有效、最急需的依据。如此,刘秀让自己的太学同学、在长安的疆华,去找关于“刘秀”当皇帝的谶语。

当时,刘秀另一个同学邓禹正在长安附近带兵打仗,邓禹和疆华找到了一本《赤伏符》,由疆华带到了河北柏乡县,解决了刘秀称帝的依据问题。 第六,历史上确实有《赤伏符》这本书,但是具体何时出现何人所著无人知道。这本书里确实有一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刘秀称帝时发的公告,采用的话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以上大多是史书记载。 分析史实,就会发现问题。 第一,谶语中并无“刘秀当为天子”这样的话。原话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七之际火为主”。“火为主”的意思,是指刘姓人当皇帝。也就是说,捕“不道”的是刘秀,但是没说当皇帝的一定是刘秀,姓刘即可。 刘绩发兵打王莽,最后称帝的是刘玄,所以发兵的和称帝的未必是一个人,认定发兵的人就是皇帝,存在逻辑漏洞。

第二,“刘秀发兵捕不道”中所指的“不道”之人,既可以指王莽,也可以指王莽的敌人;既可以指刘歆起兵讨伐王莽,也可以指王莽派遣刘歆讨伐刘演和绿林军。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且两头堵的话。这种模棱两可的话,王莽看了不能说什么,刘玄看了也不好挑理。 第三,“四七之际火为主”中“四七”指什么,不明确。说是二十八行,是十一也行,可怎么都与实际不符。西汉是公元前202年2月建立,到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不到228年,因为没有公元元年,所以满打满算227年。 即便到了公元26年,刘秀也不是天下之主,当时称天子的还有五六个人呢!西汉从刘邦开始,到王莽已传了14帝,扣除吕后杀的两个小孩也是12帝,与11这个数无关,如果非要把汉废帝昌邑王刘贺也扣掉,当然能凑出11帝,可那就太牵强了,刘秀之前还有皇帝刘玄呢。 如果把刘邦当作刘1代,刘秀是刘9代,也与11这个数无关。谶语与实际不符,只能是谶语错了。谶语错了,只能说谶语不具备神灵性,是人为胡编的。

第四,从刘歆临死前都相信“刘秀当为天子”这句话、他认为其失败原因在于不是原名叫刘秀而是后改的,《赤伏符》不是刘歆所编撰。如果刘歆真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就不会想要扣押王莽而找死。 从图谶从不明示、总让人难以捉摸这一特点看,“刘秀发兵捕不道”这种赤裸裸指名道姓的风格,不符合图谶的特点。 《赤伏符》是一部古书,是古书,字体就和现在字体不同,根据汉代主要是小篆这种字体推测,是“刘秃发兵捕不道”也未可知。 毕竟当时“秃”和“秀”太像了,甚至不加区别。“秃”的本意,最初是指一个人背着一捆庄稼,后来成了多义字,有指人的头发像禾苗一样稀疏的,也有“秀”的意思,再后来才集中于光秃秃了。如此,“刘秃发兵捕不道”当时到底是啥意思,就完全摸不着北了。

可在迷信纬学的经学大师刘歆看来,肯定不能是没意思的“刘秃”,而是“刘秀”,所以,他才改名叫刘秀。他最初改叫“刘秀”的目的,除了因为这个名字好,最多也就是在谶语中有大有作为的吉利隐含义,可能也没想那么多。所以他改名之后,这本书并未流传,王莽那时权力熏天,刘歆也不敢胡搞。 一直到王莽末期,看到天下汹汹,他才利用自己学生众多的便利,暗中宣传这本书,目的是掌兵夺权,出人头地。这也是蔡少公等人,在王莽末年才说出“刘秀当为天子”这话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赤伏符》原文说的就是“刘秀”而不是“刘秃”。按常理推测,公元前7年刘歆改名刘秀,公元前5年刘钦参考名士的名字,给新生的儿子起名刘秀,这也再正常不过。 第五,其实当时谁要想当皇帝,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谶语。公元26年真定王刘扬就找到一个,“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意思是汉代经历九代以后,一个长瘤子并叫刘扬的人做皇帝。于是脖子上长肿瘤的刘扬准备起兵,结果是刚露苗头就被杀了。公元25年4月,公孙述称帝,他也找到一个,“西太守,乙卯金”等,结果还是被杀。

综上分析后,基于善意的想法,所谓的刘秀与谶语吻合,最大可能,是刘歆根据一本水平不高的预言类图书,改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想利用这个图谶造势,恰巧被同名的刘秀沾光而已,与上天和外星球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估计刘秀拿到《赤伏符》这本书后,因为谶语和现实不符,当皇帝依据不足,往脸上贴金都觉得不好意思。为了补上这个漏洞,刘秀在就职诏书上,将错就错并略做修改,最后成了“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至此,谶语和现实一致了。 总之,无论刘钦给刘秀起名字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哪怕刘秀叫其他的名字,只要想找,总能找到相关的谶语,实在找不到临时编一个也行,自欺欺人而已。 无论《后汉书》还是《后汉纪》,里面并未夸大和相信谶语,刘秀时期的大儒桓谭和郑兴都当着刘秀的面直截了当地说不相信谶语。拿谶语说事的是现代人,标题党哗众取宠而已。 至于这些谶语对刘秀的创业有没有作用,也只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很多追随、支持过刘秀的人最后成了刘秀的敌人,证明不相信的人大有人在。

还有人说刘秀运气好,是因为他个人素质优秀,比如说他大度宽容,文武全才,会带队伍,勤政爱民,朴素节约,爱情专一,等等。不能否认,刘秀有勤劳、勇敢、宽容等个人素质,能成为一代开国帝王,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但一定要总结刘秀独一无二,或者出类拔萃的优点,实在勉为其难。而乱世当皇帝要拼素质比道德,恐怕小学生都不信。要证明其优点与运气有直接关系,更是事后的夸大。 刘秀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人生的苦难。重新读一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完,再拿刘秀的一生,对比孟子说的所有苦难,看看刘秀是多么的不容易:

苦其心志:9岁丧父;母丧时外公不理不埋;王莽对刘氏打击致使家族衰落;小长安一战家里五口人被杀;眼看成功时哥哥刘演被杀。 劳其筋骨:在昆阳以命相搏、以寡敌众、一日数战;在河北曾四处逃窜。 饿其体肤:从蓟县逃出后“乏食”,冯异给他找来豆粥等充饥。 行拂乱其所为:哥哥被杀后,陷入四面危机之中,处处受监视。 动心忍性:面对绿林军对他的生命威胁,他白天高高兴兴地结婚,晚上被猫在里偷偷哭泣。 困于心,衡于虑:兄长死后,在洛阳的刘秀天天想逃出牢笼,走刘玄之丞相的关系才得以去河北。 征于色,发于声(形容经过激烈的讨论辩论):邓禹、任光、邳彤多次劝诫刘秀;祭遵杀了刘秀的贴身服务员。

按孟子的成才逻辑,刘秀可不仅是靠运气才成功的,那是真刀真枪、真抓实干、始终艰苦奋斗在一线,才得到的天下,符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因果。所以说他是“位面之子”,实在牵强。 但是,能因为刘秀经受过磨砺、知错能改、积极振作并明白事理,皇位就铁定是他的吗? 这可能是史书设计的另一个圈套,因为要比谁更惨,更能听进劝诫,更百折不挠,刘秀未必排第一,那个多次失败、屡败屡战的汉中王延岑,比刘秀更富创业精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