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和排泄是人类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那你是否想过中国人每天要排出多少排泄物呢?这些排泄物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经过科学研究,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天要排出粪便约200克,排出尿液约1500毫升,按照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共有14亿1178万人,经过计算可以得知,全国人民每天产生粪便尿液一共240万吨,相当于近4万辆重型坦克的重量,或者3艘现役最大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自重。怎么样,是不是超乎你的想象?但这还只是全国人民一天的“成果”,那么这么多的排泄物,我们都怎么处理了呢?该怎么处理更好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人们是怎么处理粪便的。

在中国,粪便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大幅提升庄稼的亩产,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劳动人民一直是将粪便进行处理后,进行还田的,甚至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俗语。在中国北方如解放前的北京,居民家中的厕所都建有化粪池,收集后定期清运。而由于京郊农民争相求购粪便以做肥料,北京城的掏粪行业中甚至出现了“粪霸”,他们为了牟利,不仅抢占地盘、欺压掏粪工人,甚至还使用草灰等物,掺入粪便造假。而在江南水乡,河流就是最好的“下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既能带走污秽,又能利用水中的生态系统净化粪便,如果你回到那个时候的水乡小镇,相信你会在喝水中有所发现的。



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还是比较好的对粪便进行了处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负面典型,中世纪的欧洲。相比我们,欧洲人处理屎尿的办法更加简单粗暴——直接将屎尿倒在街道上。甚至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一次巡视巴黎途中也险些被楼上泼下的屎尿击中。



据说,那个时期的贵族男士们喜欢穿上高跟鞋,避免陷入街道上一层层的屎尿中,而贵族女性们通过在长裙子下边镶上褐色裙边,来避免污渍太过显眼。糟糕的卫生环境还常常导致传染病爆发,这一切都要等到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发明并普及了抽水马桶和下水管道系统,才有效控制住了屎尿的泛滥。




看过现代化之前人们利用处理粪便的方式后,相信大家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屎尿的处理方式更加好奇了。目前,由于化学工业的巨大进步,我们已经对粪便中含有的少量有用物质没有太多需求了,加之卫生防疫的需要,粪便的再利用价值基本丧失殆尽,对其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以无害化处理为主,下面我们就具体讲一讲这个过程。



在城市中,屎尿首先被排入马桶,然后被水流冲入污水管网,通过管网运输,来到生活污水处理厂,再通过沉淀、过滤等工序分为固体和液体,固体的残渣会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填埋,而液体的污水再经过微生物和药剂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会直接排入河流等水体,或者作为市政用水进行再利用。




在农村,由于管网系统造价太大,目前很多地方目前还在使用化粪池对粪便进行收集,清运后进行再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总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相信中国人能够更好的处理这些排泄物,为每一名中国人营造一个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活环境。听到这里,你是否题目中的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