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3月28日,杭州余杭区举行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工程现场推进会,共推进19个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35亿元,签约7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2亿元。其中,包含1个百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顺利完成了年初定下的目标,展现出余杭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投资超百亿元的中能建智慧能源科创城总部项目落地后,将设立中能建科创总部,借助世界500强的产业上下游资源及渠道协同优势,导入一批能源领域的科创企业,打造以城市储能、绿色氢能为代表的项目示范基地及新能源产业园,助力余杭区在城市储能、数字能源、固态电池、绿能金融等细分赛道实现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余杭区一季度签约项目中,绿色能源、智能物联、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五大产业生态圈项目达到50个,占总项目数的三分之二。自近年布局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以来,余杭区持续重点招引相关项目,有针对性地延链补链建链强链,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支撑一方”的集聚效应,推动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加快形成。

而具体如何“链”接?比如,总投资50亿元的大孵化器南湖科学中心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的链接目标是之江实验室,实现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总投资20亿元的数字生态创新园项目链接目标则是阿里,项目将聚集阿里核心业务的上下游企业、生态合作伙伴、金融投资机构等,联合政府、行业协会、大学高校、投融等机构,聚合国内外电商产业链,带动产业集聚。

此次活动不仅招引签约了一系列重大项目,还连线开工现场,凡双科技无线安防智能设备及平台升级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建设者们“全力开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此次开工的重大项目聚焦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工业科技类项目中,高特电子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基地项目将促进余杭储能电池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裕正电子新能源磁性器件数字化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新能源磁性器件5000万只的生产能力,二者均将带动就业,形成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代服务业类项目中,浙江巨杰新能科技项目将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及储能装备研发和营销平台,打造成为集团公司下属的独立上市主体,新总部将辐射杭州、宁波、上海、江苏等地,同时加速产品“扬帆出海”。

此外,一批社会民生及基础设施项目也在一季度开工,如位于余杭街道的余杭中学迎来改扩建工程。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发挥支撑我区产业发展、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丰富商业资源供给和完善区域路网体系的重要作用。

在播种希望的春天,余杭区一季度签约开工项目如雨后春笋,向着未来拔节生长。接下来,余杭区还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强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坚持深化改革优服务,持续提升营商软实力。

(徐颖、谭琴参与采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