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只知其为恶名昭著的特务组织首领,似乎让人难以置信这竟是明朝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知识积累和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肯定他值得被赞誉为“千万古一帝”。实际上,我认为若将中国历代帝王进行排名,他至少能排进前三。

作为一个对华夏汉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老朱无疑应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人们往往把他与残暴、虐民联系在一起。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古时,“民”主要指哪些人群呢?是士绅乡贤、长者以及大地主,抑或是读书人和当地富户,又或者仅仅是诸位达官贵人的家属们?显然,这些都并非每日辛勤耕作、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因为即使他们对洪武皇帝心怀感激,也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洪武皇帝曾允许他们随时向官府报备并报销路费,使他们得以温饱,但这同样无法被记录和传播。

如今我们所接触到的,实际上是另一类所谓的“民”,即由精英阶层撰写的作品,以及那些能够将声音传达给朝廷官员的人们。然而,他们并不代表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贫困民众,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在古人眼中,这些劳动者是否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呢?

自底层崛起的明太祖深知,对于那些劳苦大众与普通平民,他们同样需要生存权,要保证吃得饱穿得暖,降税减负,严惩贪官恶吏,让他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这一朴素而单纯的愿望,使他对贪腐的憎恶及惩罚力度远超其他帝王。因此,老朱对待商贾、官员、贵族乃至贪官污吏皆不留情面,甚至可以说是冷酷无情。然而,这些所谓的“民”,与我们,与广大华夏大地的平凡民众并无直接关联。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笔墨掌握在他人手中的事实。因此,后人对明太祖朱元璋的描绘渐渐失真,被高压统治而心力交瘁而亡的朱标,再到被丑化为鞋拔子脸般的模样,确实有些过于夸张。试想,如若真的是那般丑陋,郭子兴又怎会将视如己出的养女下嫁给朱元璋呢?

朱重八曾是放牛娃、乞丐和和尚,于1352年投身郭子兴义军,开始了他的传奇历程。直至1368年,他在南京登上皇位,创建大明王朝,仅用16年完成了从穷困潦倒的乞丐到统领天下的皇帝的华丽转身,堪称历史之中逆袭的巅峰之作。然而,他并未选择安定,反而继续北征,收复了失守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六百年的河西走廊,甚至进军辽东、占领青海、收复西藏,最终将蒙古人驱逐至塞北荒漠,使其百年霸业化为乌有,重返草原成为一群游牧民族。

对比同样强大的汉朝,经过多任皇帝的努力,历经百年征战,才终于战胜匈奴。而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仅用30年便成功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是宋朝300年来的遗愿,也是无数英烈的追求,包括辛弃疾、岳飞等爱国人士。仅凭这一项伟大成就,他便足以名垂青史。

许多人都期待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天,而洪武年间,这一愿望得以实现。自唐朝后期至今已有400余年,但在洪武时期,这一阴霾被彻底清除,“驱除鞑虏,光复中华”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念。

从清朝灭亡至今已有百年,然而从唐朝后期契丹入侵至元朝灭亡期间,中原地区历经契丹、女真、蒙古等外族统治长达461年。若非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持续276年,汉文化可能早已消失殆尽,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文化基础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深深地感激并记住这位伟大的人物——朱元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