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革命史当中,林彪是一个难以被绕开的人物,关于他的著述也有很多,不少资料都源于和林彪有过交集的人。

而对于林彪的评价,朱德元帅说得最有意思,萧克将军则显得中肯。

朱德眼中的林彪

朱德和林彪之间也认识很久了,也可以说,若不是朱德的善于发现,就没有林彪后期的成绩。

1928年2月底,朱德率领参与了湖南暴动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部队采取了迂回的战术,在耒阳地下党的帮助下攻下了县城。

不过,当时在县城内部的反动势力压根不愿接受失败的现实,他们蒙蔽了一些农民,并且带领着一批反动派势力进行反扑,我军在仓促应战之下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消息传到朱德那里,朱德的心里也非常沉痛。

当时,朱德找来了负责后勤保障任务的一排长林彪,责怪他为何在攻城后没有尽到保护责任。

本身就不太爱说话的林彪没有解释什么,只是攥紧了拳头,对着朱德说了一句“血债血偿”。

在朱德的追问下,林彪才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当时他所提出的计划方式也都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朱德也对面前这位瘦削的排长有了好感,也批准了他的行动方案。

很快,一个连的兵力换上了国民党军的装束进入耒阳县城假装要求参加“庆功会”,那些土豪劣绅等反动势力听闻后纷纷前来接风洗尘。

开席的时候,“连长”林彪站起来“致辞”,说着说着,他突然大手一挥,大厅中的战士立即拔枪而起,将一众反动分子全部击毙。

这一招着实让反动派没有想到,从那以后耒阳县城内还流传起了一首歌谣。

这件事之后,朱德对于林彪就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

正巧,衡阳方向开来了一大批国民党的部队,将耒阳县城团团围住。

红军考虑到大家还没有在县城内部站稳脚跟,不利于固守城防,于是就有条不紊地撤出耒阳县城,并伺机寻找第二次进攻的机会。

朱德也很快部署了林彪率领一个连的部队从西门发起进攻,不过在敌人的固守之下,红军还是吃了亏。

到了晚上,林彪主动找到朱德请战,他认为敌人不知道我军的虚实情况,肯定会认为在白天已经打退了我军的进攻,现在正是敌人警备松懈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拿下耒阳。

朱德认为林彪说得有道理,就批准了林彪的请求,林彪接到命令之后也果断出击。

正在睡梦中的敌人也确实放松了警惕,他们也乱作一团,二克耒阳很快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林彪再度建议朱德应该一鼓作气将耒阳境内的敌军全部消灭,朱德也采取了林彪的建议。

很快,王尔琢就率领三个连的红军兵分三路继续发动进攻,彻底解放了耒阳县城。

因为这段时期的贡献,林彪也在朱德的提拔之下升任为二营营长,此时的林彪也仅仅只有22岁,也成为了朱德名下屈指可数的战将之一,当时的名气也仅次于陈毅、王尔琢等人。

就在耒阳之战后不久,敌两个团的兵力从衡南方向前来侵扰。

可红军这边也仅仅只有林彪身边的3个连,朱德和陈毅他们此时都在二十多公里外的地方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因此,艰巨的任务来到了林彪头上,这也是林彪第一次指挥起几百人的正规部队,他将指挥所设立在敖山庙里面,将三个连的兵力分别布置在敖山河桥头、敖山圩以及油茶山上,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敌人一个团的部队率先赶到,在观察了敖山庙四周没有什么动静后,便决定在此处休息。

林彪迅速发动了攻击,其他几路部队也很快包抄了过来,敌人也忙中出乱,纷纷向着山上逃窜,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千多敌军全部被消灭。

三个连的红军部队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也直接让林彪声名鹊起,朱德从此对林彪也更加重视了,还将他介绍给了毛主席。

后来在王尔琢牺牲之后,毛主席和朱德则不约而同让林彪连升了两级,从林彪的一生来看,若不是朱德早日将他的军事才能发现,他的成名之路还要晚很久很久。

朱德对林彪的军事指挥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林彪性格的另一面,也在不断发挥着作用。

战争年代,他是一个两极十分鲜明的人,特长和贡献异于寻常,也可以说是出类拔萃,自从红四军的营长、团长之后,林彪就担任起了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和一一五师师长这几个重要的角色,最终使得他的影响力能够触及到全军。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林彪生命的42年时间里,军事也是其中的主要色彩,战争使得他的智谋得以体现,也成为了最年轻的开国元帅并且排名第三,这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林彪的性格深沉且内敛,能把一件事情想得很深,他整天都会沉默于暗室之中,也经常会苦思冥想,很多想法都是异于常人的。

他的秘书李根清曾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林彪的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许多重要的决策,都是在他这种思考的情况下才形成的。”

朱德在这方面也给出过林彪一个评价:“林彪总能把问题想得很深。”

渐渐地,林彪也将性格的另一面展露了出来,包括孤傲、记恨等,反过来再看,在战争年代想要和林彪共事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聂荣臻也说过:“他的性格基本是内向的,平时不大讲话,和他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作为将林彪一手提拔起来的朱老总,他对林彪有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评价,概括了林彪性格的很多方面:“林彪工于心计。”

到了后来,朱德则更是认为林彪发展成那样也不是一种偶然的行为。

从萧克的眼中看林彪

朱德对于林彪一直都是“上下级”的关系,从红军时期就是如此。

朱德看出了很多关于林彪的问题,也赞赏过他的才能,后来也有不少军事家曾回忆过和林彪共事的点点滴滴,都觉得那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就连聂荣臻元帅都是如此。

对于如何和林彪之间保持相处,萧克绝对是非常具有发言权的一位。

在革命的历程当中,萧克将军能文能武,也同样是智勇双全,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在多次奋战的同时也多次负伤。

他和林彪也早都认识了,从井冈山开始,萧克从连长做到了纵队司令,而林彪一直都是他的上级。

而且,萧克还曾两次担任过林彪的参谋长,第一次是在1929年林彪担任起红四军纵队司令员的时候,第二次则是在解放战争部队南下期间林彪担任四野司令员的时候。

在革命战争时期,萧克就对林彪一直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萧克在那些年里也对战争和政治工作都积累起了非常多的经验,他在军队中同样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所以他的很多看法也成为了大家的评判标准。

他说:“我当时认为他很有军事指挥才能,性格上也偏于沉默寡言,城府很深,也感觉到他的身上有两个缺点,其一是过分自尊;其二是不大容人。”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绝不仅仅只是萧克的“感觉”,而是有实际的依据的。

比如在“过分自尊”这个方面上,萧克就曾举出了一个例子。

当时在1949年,解放军正在朝着中南地区进军,作为四野司令员的林彪向驻守在湖南宝庆和衡阳的白崇禧部队发动了猛烈进攻。

这一仗部队也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果,林彪的指挥自然是功不可没的。

衡宝战役结束之后,相关的情报部门还没有查明具体的战果也没有掌握歼敌的准确数目的时候,林彪自己就上报了,说歼灭了敌第七军外加四十六军三十八师。

根据萧克回忆,那次并没有将敌三十八师完全歼灭,只是歼灭了其中的一个团。

就在林彪上报之后不久,萧克等指战员又发现了有三十八师的敌人在活动,林彪知道了以后还是不愿改正,依旧夸大战果。

而林彪对于对他不好的方面会记忆非常深刻,这也使得萧克印象颇深。

同样是在1949年6月,对中南地区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作为四野参谋长的萧克并不同意林彪继续在农村工作的观点,他也主动向林彪提出今后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城市里面。

可林彪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也让萧克无可奈何。

事实也很快证明萧克是对的,从北京归来的邓子恢带来了中央的意见,指出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党和军队的工作必须要放在城市里面,不过林彪对萧克那种“不听从安排”的做法非常不满意。

之后在有了些机会之后,林彪就趁机批评了萧克,那会萧克还是全军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工作的主要领导人。

萧克在回忆录当中曾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以他当时的地位和影响,那种指责对我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在日后,萧克又重新确立起了军校工作要以军事教学为中心,要把军政大学办成像南京军事学院那种培养文武全才的全军高等军事学府,并且推动起全军的军事训练。

后来,萧克也确实经过了不懈努力完成了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实现了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

1993年,还有人曾求教萧克,问他:“湖南的衡宝战役应该怎么去写?”

萧克的回答也非常简明扼要:“应该实事求是地去写,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过分明。”

还有人问过萧克:“关于林彪的历史该要怎么写?”

萧克的回答也同样是:“依旧是实事求是,要从历史的实际来出发。”

他还主张撰写历史的人,要做到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

通过朱德和萧克这两位杰出军队领导人对林彪的看法,很多关于林彪的故事也被大众所熟知,他的形象也渐渐透明起来。

参考

林彪性格的另一面:记恨与报复心 张晖; 党史博览

萧克回忆录中的彭德怀和林彪 许人俊; 党史博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