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家长,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
       01、张雪峰谈报考新闻学风波
       5月15日,张雪峰在直播的时候,有家长连线。这位家长称孩子是理科,考了590分,对新闻学感兴趣,问能否报。
       张雪峰听到家长的问题,回应道:“如果我是家长的话,这孩子非要报新闻学的话,我一定会干一件事,那就是把他打晕。”


       后来张雪峰补充说道,原先新闻学是很好的专业,那个时候媒体刚兴起,新闻学是朝阳专业。
       如今已经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所以新闻学的优势已经不太明显。
       现在有80%的新闻学专业的人,从事的都是跟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而且一个传播学教授的粉丝量不如我就说明一些问题。
       张雪峰的一番言论迅速在网上爆火,随即就引来重庆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强的炮轰。


       张小强教授发文称,千万不要被张雪峰这样的网红忽悠了,他害人不浅、误导公众。新闻学能文能武,可以进主流媒体,可以自主创业,可以考公务员。
       他还讲述了自己研究生的案例,称他们都有美好的前途,以及他的学生不愿意去媒体工作的原因。


       在文章的结尾,他回应张雪峰讲到的粉丝量,称要跟张雪峰比科研能力。此外他还讲到,211以上高校新闻传播学闭眼选,双非院校要慎重。
       随后这个话题并没有终结,两个人继续在网上为自己的观点发声。而他们的发声也引来大批的网友讨论,不少人纷纷站队。
       02、孰对孰错?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他们两个人的言论也是一样。
       张雪峰的出发点是站在顾客角度,他更像是一个商人的角色,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他需要对客户负责。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更多考虑的不是专业研究问题,而是以后就业问题。


       或许正像是他说的那样,如果家境优渥,有更多的选择,也就不存在错不错的问题。然而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家庭,如果孩子找不到工作,负责的不是老师,而是孩子爸妈和孩子自己。
       同样的道理,张小强教授讲的也没有问题。他不是商人,他不需要为学生的就业负责,他更看重的是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站在他的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如何简单来理解他们的观点呢?一个是首先满足面包的需要,一个是面包满足的前提下,考虑发展的需要。
       身处不同的阶段,面临的处境不一样,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就不能以对错来看待,更应该看重的是利弊。
       03、适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就是一个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家里的所谓的第一代大学生。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根本没人可问,于是就选择了感兴趣的专业。
       刚去大学报到才几天,班级就有四五个人转专业。当时我也曾想过转专业,但是我对一些专业根本不懂,所以也不知道选择哪个。


       就这样稀里糊涂毕业了,等到毕业之后找工作才发现,根本没有适合你这个专业的工作。
       考公务的时候,你的专业根本不符合,连报名都报不了。考研究生的时候,全国院校招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的学校少而又少。
       后来毕业一年,班长做调研的时候发现,班级30多个人98%以上的人都从事跟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我们曾一度后悔自己的选择,后悔为啥自己要选这个专业,后悔为啥不换个专业?
       可是同样的,在这个专业依旧有发展很好的。他们不像是一般人一样,工作之后为生计担心,他们继续钻研,在这个专业领域内崭露头角。
       因此,专业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