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单兵弹药量只够火力全开不到一分钟,打光了怎么办?电视中解放军手持冲锋枪以一当百的画面深入人心,然而事实上在正面战场上,这种画面几乎不会出现,并非解放军不够骁勇善战,而是因为解放军单兵携带子弹数,一直维持在每人150枚子弹的基准,假如随意消耗,支撑时间只能按分钟计算,一旦打光子弹就要面临与敌人刺刀见红的情况。惨烈的肉搏战便不可避免。在过去由于我国军工产能限制的原因,五四突击步枪同都是配备五个弹夹,每个弹夹附带子弹三十发,等到著名的八一杠突击步枪问世之后,依旧是延续了150发子弹的配发标准。

事实上这一标准,才能真正确保军队随时保持最佳战斗状态,需要知道增加单兵子弹配备数量,同时也在增加士兵的负重压力,一枚步枪弹的重量,约为12克,看似重量轻微,实际上150枚子弹的重量已经达到了1800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部队行军过程中,每增加一公斤的弹药携带量,步兵的综合作战能力就要下降百分之十,因此单兵子弹的携带数量并非是越多越好,如何能够将单兵子弹配给数量,与士兵的体能储备达成一个更好的平衡,极大考验后勤单位的规划能力。既然不能随意提升单兵子弹配备,150发步枪弹是否能满足士兵的作战需求。

中国士兵一般只带150发步枪弹上战场,但是这些子弹还不够突突突一分钟,为何不携带多一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简单,目前我国解放军武警的制式步枪,无论是精准度还是杀伤力穿透力,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只要训练得当完全不需要用连发扫射来提升步枪的命中率,通常情况下,在实战中,战士们更多是采用单发模式,最多也是三连发,假如像电视剧中疯狂扫射,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子弹浪费,也不利于战士自己的生存,在单发模式的情况下,150发子弹,已经足够维持一场中高等强度的作战行动。


在历史上发生的越战、对印自卫反击中,也曾经遇到过150发子弹不够用的情况。这个时候根据战斗规模以及战场形势的不同,会采用一种名叫临时增加弹药技术的办法,简单而言就是战士们在面临火力突击任务时,对自身装备的弹夹袋进行改装,原本一个弹夹袋可以装载一枚弹夹,经过改装就能将容量增加一倍,短途突击无需过于关注体能问题,因此多携带一些弹夹,不会影响单兵作战能力,除了解放军在实战中采用过此类办法,美国在治安战中,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原本军方仅仅为每个士兵配备7个弹夹,美国大兵都会自己购买更多弹夹,最多时甚至出现一个大兵携带13枚弹夹的,已经到了十分恐怖的程度,原来美国大兵也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这样一来美国大兵似乎就拥有了无限开火权,事实并非如此,突击步枪连续扫射的后果,他们无法承受。

突击步枪连续扫射,会出现哪些景象?此前已经提到突击步枪连续扫射的命中率极低,往往是敌方还未损伤,己方的弹夹就已经瞬间清空,随后便是陷入被动的境地,在更换弹夹的过程中,被敌方一击致命。不仅如此,突击步枪连发扫射,对于步枪本身的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在连发模式之下,突击步枪通常发射九十枚子弹,就会出现卡壳的情况,强行运转的过程中,还会造成突击步枪枪膛过热,直至彻底报废。

另外在实战的过程中,出于实战战术要求出发,大多数步兵射击战术动作,都是以地面为核心,就是通常所说的,每一个士兵都是要摸爬滚打,不仅射击时要采用俯卧姿势,更换弹夹与瞄准都是在掩体保护下,隐蔽完成,在这种战术动作之下,贸然采用连续自动射击,就会导致滚烫的弹壳弹射在自己的脸上,甚至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另外有过军旅生涯经验的朋友都十分清楚,想要瞄准中远距离的目标,单发射击是最好的办法,既节省子弹,还能保证命中率,而且单发射击有利于维持士兵自身的情绪稳定,减缓紧张情绪,假如作战场景在近距离30米以内,任何武器都不如冲锋枪更加好用,由此可见士兵单兵弹药武器的配备,绝对是一门极其高深的艺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