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被进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是给正走下坡路的四大家族来了一剂强心针,给他们带来又一次崛起的可能。不仅宁荣两府上下喜气盈盈,对王家、薛家、史家,甚至是江南的甄家,也是一大喜庆事。

自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尤其是对于没落的旧贵族,对于四大家族来说,他们属于前任皇帝的旧臣,如今虽说表面上还是侯门公府,早就远离权力核心,只剩一个空架子了,可是往日荣光的排面不能丢,否则岂不是在人眼里真的落魄了?于是打肿脸充胖子,用冷子兴的话说,内囊早已上来了。

这也是元春封妃后,尤其是准予回娘家省亲后,贾府大兴土木大搞形象工程以显示实力的原因。花钱显实力,本质是因为真正的实力不够,只好用这种华丽的外表来掩饰。

营造华丽外表可以,前提是实力要足够,如果实力续不上,这样做的后果就极为严重,至少有三方面的隐患是贾府想不到或者根本不愿意想的:

一、无权而显财,终会成为位高者嘴里的羔羊

贾府中任有实职的一共三人:贾赦、贾珍和贾政。贾赦和贾珍的官是继承的宁荣二公的爵位,到他们的手里,已经级别下降,为一等将军和三品威烈将军了,这都是武官,但他们手里没有实权,也没有具体的卫戍地,也就是只享受那个级别的待遇。贾政是个五品的员外郎,贾政的官是他爹临死,皇帝体恤旧臣,赏给贾政一个公务员的岗位,这在京官里是毫不起眼的存在。

实际上,贾府真正的支柱是贾母,她是正宗的国公夫人,相当于德高望重老干部,老资格,没有人敢惹,这样的老人家基本上代表着政治正确。所以,小说里的政治事件但凡有贾母参与,都是独一份的被重视。

可是贾母年事已高,威力毕竟有限,如果子孙们个个争气,那是不一样的,问题是贾府里的男人可以说个个不争气,所以,在政治问题上,贾府不过是吃老本儿,加上一个老太太勉强撑门面。

贾府的政敌们一定会这样分析贾府,分析完,就会露出鄙视的微笑。

贾府最该做的,是韬光养晦,低调再低调,想显摆,也只能显摆子孙们的务实和好学,比如贾兰那样的还可以拿出来晒一晒,令人有所忌惮,想这样根基深厚的人家,会十分擅长教育子孙,说不定那一天就又发达了,做人最好留一线。

贾府没有这样的智慧,趁着元妃省亲,将银库里的银子花了个一干二净,特别急切地要秀肌肉,无权还想显摆财富,无异于作死,会成为更有权势者的盘中餐。

二、暴露富贵却没有能力维护,会发生经济危机

元妃省亲之后,遗留下许多的人和设施,养活他们、维护它们,需要大量的银子,比如下帖子请到大观园的妙玉一行人,比如几十个小尼姑小道士们,比如戏班子和十几个小戏子,大观园内需要按时载花种树,需要打扫养护,那么多的院落、亭台,需要增派人手管理。总之,偌大的大观园一建起来,就像是开了一家没有经营项目的公司,一毛钱不挣,月月要折旧和养活一大帮子人。只有出的没有进的,贾府的经济并没有比以前多置办产业,如此经营,岂能长久?

元妃省亲刚结束时,又是贾芸种树,又是贾芹管理道士,热热闹闹,一年之后,这些事就都不再提了,很明显,这些能废的都废了。再往后,就是探春开始在大观园搞承包制了,贾府财力已经明显枯竭,根本养不起大观园了,需要它自力更生了,贾府的经济危机自此开始。

三、暴露财富却没有可持续造福的能力,将进退失据

暴露财富不是不可以,要看为的什么样的目的。贾府哪有目的,不过是为了虚荣心,这就很可怕了,元春不那么受宠后,那位大明宫的主管夏太监就来荣国府借银子了,这又不敢不借,更不敢哭穷,是啊,你贾府都有百万级巨量的财富营造省亲别墅,我这里借个一二千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时候,贾府可就有苦说不出了。

倾其所有搞成固定资产的工程,可是日子还得往下过不是?内功不够,造富能力没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拿什么可持续下去呢?

贾府里的人几乎没有一人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在被太监一次又一次讹诈之后,或许还有别的无暇应对时,不堪忍受的贾琏王熙凤夫妇痛苦焦虑,不停地典卖首饰家当苦苦支撑。

外人却不知荣国府之苦,外人只有羡慕荣国府,看看国公府邸的赫赫广夏,看看流光溢彩的皇家省亲别苑,只有对荣国府的羡慕,当然,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还会有嫉妒和恨。

宁国府庄园的庄头乌进孝进京缴租,说到年景不济,庄稼歉收,宁荣二府的岁收大大减少时,贾珍说,宁国府主子人口少,节约着过还能凑合,荣国府光主子一二十人,人口众多,近几年又多出几件花钱的大事,这几年已经赔了许多。乌进孝听了,张口就说:

“那府里如今虽添了事,有去有来,娘娘和万岁爷岂不赏的!”

贾珍一听就笑了,说你们是全凭想象,逢年过节娘娘不过赏些古董,也不值什么钱,况且也不能拿去换钱。算一算就省亲那一次,就把荣国府花穷了,要是来年再省一次亲,那荣国府可就彻底完了,外明不知里暗的事,如同黄白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贾珍算是把这次省亲的精髓总结到位了。

所有的光鲜和排场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皇家一句话,荣国府就上上下下人等忙活一整年不说,还得赔上整个家族的家当,只为皇家的威仪,还有自己的虚荣的体面。

外人只顾羡慕豪门,却很难理解豪门的苦楚,它也是被统治者,只要它的主子一句话,就能让它回到解放前。豪门的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