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峤是东晋的名臣,和历代功臣有点不一样。为了保全司马家族的江山,他主动和敌人交好。在获取情报后,再设计回到皇帝身边。为争取主动赢得时间。 当然他既然能随心所欲,那说明他的地位确实很高,起码君主要对他是绝对信任的。温峤17岁的时候就已当官,他得到了晋朝三代君主的欣赏。一开始的时候温峤跟着名将刘琨(刘琨妻子是他的姨母)。 当时的西晋正逢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对西晋可谓是虎视眈眈。他经常和石勒在战场上相逢,石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刘琨对这个外甥甚是满意。 琅琊王司马睿逃到建康建立东晋时侯并不敢称帝。刘琨任让温峤到了司空,派他往南跑到建康进谏,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次年司马睿决心称帝,晋元帝开始把他当作股肱之臣看待。

司马睿觉得他很有本事,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教太子读书,太子也把他当唯一的之际看待。温峤虽是武将出身,但是却很有文采并对国家有深厚的感情。 王敦谋反的事情被他知道以后,他并没有大骂王敦是奸贼,而是认为王敦此人应该有不得已的苦衷。 当王敦攻入建康的时候,眼看就要废掉太子,想要取代晋室自己称帝,这时大义凛然的温峤站了出来反对王敦。在温峤挺身护卫司马绍以及他的高明智慧下,王敦一败涂地。太子司马绍登基后,王敦把持了朝政大权,对王敦有威胁的温峤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控制温峤,王敦上奏请求温峤当他的幕僚,温峤也欣然前往。温峤一方面装作很努力的样子为王敦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在试探王敦的动向。 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情况,温峤结交了王敦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的钱凤。在取得了王敦的信任后,温峤对王敦集团的内部机密了如指掌。 刚开始的时候王敦对他有所猜忌,之所以跟皇帝要他就是为了让皇帝司马绍没有可用之人来对抗自己。

而温峤何其聪慧之人,他则借此机会不但取得了王敦的信任,还把王敦的规划洞若观火。王敦对他没有防备,最终为他所败。当他得知王敦的阴谋后,为了向皇帝通风报信,在为他送别的宴会上,他假装醉酒大骂了钱凤。 钱凤越想越不对,次日钱凤对王敦既是皇帝的心腹,而且和庾亮交好,他肯定是朝廷派过来的间谍,绝对不能相信他的鬼话。王敦还以为钱凤因轻慢一事挂怀,就没有采纳钱凤的建议。最终温峤靠着自己的机敏帮司马绍除去了王敦。

后来王敦的亲信苏峻也选择了谋逆,温峤也是屡屡出谋划策化解了苏峻的叛乱。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离不开温峤,希望温峤管理东晋的军政。而温峤认为王导才是先帝的顾命大臣不能喧宾夺主,便要求返回家中。 只是在返回家中的路上中风,回到武昌后没几天就不治去世,时年42岁。温峤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事迹却在民间广为流传。从北方南迁的百姓特别惋惜温峤才40多岁就已天命不永,但是民间记得他的故事更多主要是关汉卿写的《温太真玉镜台》。

太真是温峤的字,而玉镜台又是指什么东西?西晋末年,胡人纷纷入侵,大量北方的人民为了避难而南迁。温峤的亲人和自己失散,途中遇到刘氏想要出嫁女儿。据说他的女儿才貌兼得,可以算得上倾国倾城。 随着女儿的长大,刘氏特别她的婚事。于是托温峤帮忙物色一个夫婿。温峤就问刘氏他对女婿有何要求。当时还开了个玩笑:像我这样的可以吗?刘氏以为将军在开玩笑,还以为温峤就是在戏弄他,便直言不讳地说:这年头只要是个健康的男人就行,还能有什么要求?

其实刘氏并没有指望女儿能找到多么满意的丈夫,能嫁出去就很知足。不过温峤可是很认真地在考虑。因为他的原配已经过世了很久,眼前正好有个合适的他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几天后,温峤告诉刘氏已经物色好人选,他还带了聘礼——一个玉镜台。刘氏当然喜不自胜,自然就没想那么多。温峤心里更是大喜,因为刘氏什么都没问,也没说要亲自考察之类的话。

等到成亲当日,新娘拨开团扇,看见新郎是自己的母亲的朋友温峤,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她笑着跟温峤说:“我就知道是你要娶我,事实证明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可能刘氏早就看穿了温峤的心思,但是如果贸然点破,说不定就毁了这段美好的姻缘,不如佯装不知,给他一个惊喜。而温峤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那时的他已经29岁了,并且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温峤却扇。

温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生于西晋末年,东晋初年。那个时间段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那个时期,人们都想着只要能存活就满足,对亲情忠义伦理等观念统统抛诸脑后。 温峤以自己的能力和道德,挽救了晋朝,挽救了太子,挽救了汉人的命运。就连他的老对手石勒也很佩服他的为人和他带兵打仗的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