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复兴,带来的影响,这些年持续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周边的很多格局。对南亚各国来说,中国的影响力伴随着经济合作的方式进入南亚之后,中国几乎成为了摆脱印度霸权框架的一个重要契机。在马尔代夫率先发起“印度退出”的反印浪潮、要求印度撤军的事情步入正轨之后,孟加拉国也开始了跟进。
       根据《环球时报》和《今日印度》的消息,孟加拉国新总理哈西娜在3月底,非常理性的回应了近期愈演愈烈的“反印浪潮”。没有对这个情绪做出太多表态,而是希望反对派们如果想要“反制印度”,最好先别在饭里加入“印式玛萨拉”调料。


       估计这个事儿,平常不太关注南亚形势的朋友,可能都有点听不懂。我们简单说一下这个事情的背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孟加拉国大选结束。当时哈西娜胜选之后,反对派的“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积极响应外海孟加拉人的反印情绪。制造出了一个“印度退出”运动,旨在抵制印度商品进入孟加拉国。
       原本来说,这个反对派的目标,其实是借着制造“反印活动”,来否认哈西娜的总理位置的合法性,暗示是被“印度干预”。进而效仿马尔代夫的样子,让哈西娜下台,自己上台,成为新总理。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印度的不满,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个现实让整场运动,开始走向了一个和初衷完全不一样的方向。
       整场运动里,孟加拉国这边有大致上3种情绪。1个,对印度长期干涉孟加拉国内政的不满;第2个,在孟加拉国选择拥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后,经济发展迅速,这拉开了和孟印接壤地区的贫富差距。对孟加拉国的人民来说,社会层面和心理上出现了变化;第3个,就是巴以冲突的站队问题,印度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了以色列一边,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眼里,印度是背叛了自己的阵营和立场。


       现在回到我们最开始聊的话题,为什么孟加拉国的反印情绪已经步入正轨。哈西娜作为孟加拉国最高领导人的回应,是让反对者吃饭别加印度配料。但却并没有说要反对这股社会情绪。往深处说,“反印”是有现实问题的。长久以来印孟的关系,让孟加拉国在很多经济、社会层面,对印度有着极大的依赖性。这不是单纯靠抵制就能解决的。孟加拉国的食品、肥料、工业原材料等,都需要从印度进口。
       因此,至少目前为止为止,孟加拉国选择的道路,是尊印友华,通过和中国的合作,逐渐减少对印度的依赖,在技术、产业上实现突破,才是真正的“反印”,单纯靠情绪上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反而会带来很多严重的、不可逆的伤害。
       当然了,反过来看印度,原本在南亚经营几十年,结果到现在反而此起彼伏的出现“反印”情绪,着实是印度外交工作的结构性失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