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虽然只写了贾岛去看望友人而友人不在这样的一件小事,却因为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让整首诗变得意蕴无穷,由此而出现的“推敲”典故更是成为后世佳话。


       推敲推敲
       据说,贾岛一日于驴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炼之未定,吟哦之间,不觉忘世,惊动了时为京兆尹韩愈的车骑,韩愈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同他一起思索,得出“敲字佳”的结论。此事遂成“炼字”的佳话。
       世人大多赞赏韩愈的结论,我想大概有如下考虑:
       首先,推无声,而敲有声,深夜月下,鸟宿树眠,万籁无声,此时响起了几声敲门声,以动衬静,更能显出月夜的静谧。
       正如王籍在诗中所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也有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都是说明动静结合的道理,以动衬静可使静者更静。
       其次,推的前提是屋里无人,敲的前提是屋里有人,敲门一方面出于礼节上的考虑,一方面门里门外的人之间有情感上的呼应,气氛上比“推”更温暖。
       但历来的评论并不是一边倒的。


       “推”比“敲”好
       明清之际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夫之就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说: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
       表面上看,他是在批评韩愈,人家贾岛作诗,你为何随便插嘴,帮人家拍板;诗人贾岛在这里是用“推”还是“敲”应该由他自己的直觉来决定,你贾岛不要因为韩愈的官比你大,你就把自己构思的诗交给他来决定,官大不一定学问就大嘛。


       更有意思的是,在现代也有人对“推敲”提出不同意见,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美学家、曾经的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朱光潜。他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就认为用“推”胜过用“敲”: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些,但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纷扰。
       笔者也认为用“僧推月下门”比之“僧敲月下门”更见佳妙,但理由并不同于朱光潜先生的。


       用“僧”必“敲”
       僧人有僧人的境界。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的境界,原是僧人的本分。
       《禅源诸诠集都序》上说:“彼云:使得清静者,即《宝性》中离垢清静也。此心虽自性清净,终须悟修,方得性相圆净。”
       可见一个僧人的内修是时时处处要努力的。
       《金刚经》上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既然为僧,就必须符合僧人的心理和修行习惯,至少应该是努力扫除六尘的僧人。
       因此,要写此境中的僧,就应该是推门,因为他心中本来无一物,来到门前,应该不假思索,推门而入,这才符合一个僧人应有的境界,从诗的内容上讲也才能形成脉络一致的积极效果。
       倘是一“敲’,便落入尘埃,毫无佛家境界了!因此,我说“用‘僧’必‘推”。
       主语的特殊性规定了谓语中心语的使用,主语“僧’后最好是“推”。此其一。


       其二,作为“初为浮屠,名无本”的贾岛,受较长时间的佛学教育,佛学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现在的贾岛,形貌上虽然是个儒生,骨子里恐怕还有个释子在。”
       从社会大环境上看,贾岛的一生,基本生活在一个崇佛的社会环境里,唐武宗灭佛运动(公元842年)后他只活了一年就去世了;
       再加上他自己出身佛门,对佛教教义及信仰,特别是佛教独特的修行要求、佛教对信徒修行进程的安排和僧众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了然于胸,并能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理念和性格特征,他的诗作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这样的贾岛来到如此诗所言的李凝家门前,胸无杂念地伸手一推,这应当是最合理最自然最本性的反应。如能这样,才为高僧!否则只是一俗僧而已。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