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事为何能成为经典?在笔者看来,曲折离奇的主线剧情那都只能算是常规操作,真正难能可贵的是金庸将书中的大部分角色都写得有血有肉,而不是死板的脸谱化的角色。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侠,他一生惩奸除恶无数,但他也有十分凶残的一面,只要与他为敌,哪怕是曾经的旧友,他也能痛下杀手;又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他固然也是侠士,但他生性放浪不羁,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也没少被人诟病,不过这就是金庸故事出彩的地方,贵在真实,因为人都是有多面性的。

(周伯通、瑛姑剧照)不过本文不聊那些主角的故事,而是要谈及一位出彩的配角,即“双雕”中的“老顽童”,周伯通也是如此,他是个正派,却也曾铸成大错,与段皇爷的妃子刘瑛勾搭在一起,可说来奇怪,老顽童此举可以说是坏了全真教的门规,为何王真人没有清理门户呢? 一、顽童与贵妃,传功时铸成大错 周伯通是个正派,是后来的五绝之一,还得到了武林群雄的尊重,但在笔者看来,他早年间犯下的错误是无法用他“顽童”的性子掩盖过去的,错了便是错了。 当年王重阳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为防自己死后无人制得住“西毒”欧阳锋,于是他带着师弟周伯通一同前往大理,想将先天功传给“南帝”段智兴,为照顾段智兴的面子,他还美其名曰是去“交换武功”,他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谁能想到周伯通却与刘瑛勾搭在了一起。 周伯通借着传授点穴功夫的机会,与瑛姑做了不轨之事,瑛姑还因此有了身孕。

(段智兴剧照)段智兴的说法是“周伯通‘天真烂漫’,不懂男女之事”,这也只能说段智兴大度,或者说他不愿意当着王真人的面撕破脸皮,毕竟二人是旧识,而王真人此行又是来传功的,段智兴的确是该给他几分薄面。 可对于王真人而言,周伯通始终是犯了门规,甚至可以说是让全真教蒙羞,要知道他勾搭的可不是个普通女子,而是大理皇妃,这事若传出去,全真教的脸面该往哪放?对段皇爷,王真人也缺乏一个交代。 二、王真人主动请罪,却未深究师弟之过 王重阳的做法就是带着周伯通主动请罪,他将周伯通五花大绑,带到段智兴面前,任由段智兴处置。 段智兴却没有龙颜大怒,反而是主动替周伯通松绑,甚至还有意撮合周伯通与刘瑛,谁能想到反而是周伯通不乐意了,当然,周伯通也不是装的,他习惯了自由,自然是不想被一个女子束缚的,所以他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意娶刘贵妃,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但在旁人看来,他如此做法的确是缺少了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 在王真人的视角看来,这都已经不是有辱门规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他理应替全真教清理门户,直接除掉周伯通才是,但书中是如何搪塞过去的?

(王重阳剧照)原文道:“当时王真人大为恼怒,叹道:若不是早知他傻里傻气,不分好歹,做出这等大坏门规之事来,早已一剑将他斩了。” 难道“傻里傻气,不分好歹”就能成为周伯通的免死金牌吗?这似乎缺乏说服力,也不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吧?其实王真人不处置周伯通,还有另一层原因,咱不妨看看同为五绝的“北丐”洪七公是怎么说的。 三、北丐一语解惑,看破不说破 当年洪七公在传授郭靖武功时,提到了全真教王真人在华山之巅力压东南西北四绝的往事,又提及了他的几个弟子,而黄蓉与洪七公则有这么一番对话。 原文道:“洪七公道:……听说他七个弟子中丘处机武功最强,但终究还不及他们师叔周伯通。’黄蓉听了周伯通的名字微微一惊,开口想说话,却又忍住。郭靖一直在旁听两人谈论,这时插口道:‘是,马道长说过他们有个师叔,但没提到这位前辈道长的名号。’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阳亲自传授的。’”

(周伯通剧照)洪七公这段说辞就足够解释王重阳为何没以“清理门户”为由来处罚周伯通,因为很简单,周伯通从来都没有正式拜入全真教门下,他不过是早年间得到王重阳传功,二人以师兄弟相称,其实更趋近于兄弟。 其实周伯通本人也强调过自己与王重阳,与全真教的关系,并不是大部分读者所想的那样。 原文道:“我和王师哥交情大得很,他没出家时我们已经是好朋友,后来他传我武艺。他说我学武学得发了痴,过于执着,不是道家清静无为的道理,因此我虽是全真派的,我师哥却叫我不可做道士。”

(洪七公剧照)所以周伯通只能算是全真教的人,却不是全真教的道士,王重阳自然不能以修道之人的那一套标准来要求他,从段智兴想将刘贵妃赐给他,王重阳却没半点劝阻之词也能看出这一点。 所以从洪七公的说法来看,王重阳没有处置周伯通,是因为他并非纯粹的全真教道士,而他与王重阳的关系更趋近于“兄弟”,洪七公虽然没有明说出这层关系,但王重阳多少是顾及兄弟情义,才没有对周伯通下手,多少有些护短的意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