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茹 通讯员 任鹤 济南报道

魏哲,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作为年轻的“90后”盾构工匠,他把对盾构施工的无限热爱,化作了平凡岗位的忘我坚守,先后参建了长株潭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为大国重器“量体裁衣”。

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齐鲁工匠”等称号。

征服“钢铁巨龙”的

技术能手

魏哲自2015年入职起,就开始了与盾构机“相伴”的日子。第一次接触盾构机时,魏哲对于这个庞然大物既敬畏又兴奋。

“碰到知识盲区时我会记下来,然后咨询前辈,业余时间会通过网络、书籍自学液压系统知识及盾构机施工原理。”魏哲回忆说,为了早日征服这台钢铁巨龙,天性爱“较真”的他“编制”了一本“问题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问题和解答。不到半年的时间,魏哲便掌握了盾构机里的门道,学会了根据设备原理图完成盾构机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等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性,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排除施工故障,掌握开仓作业技术,他曾在齐腰深的冰冷泥浆混合物里前前后后浸泡了3个多小时,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完成了渣石清理和碎石机维修等工作,后来同事笑说他是盾构机里的“铁人王进喜”。在与困难数次较真中,他一步步成长为业务精练、经验丰富的盾构操作“行家里手”。

工作9年的时间里,魏哲累计开仓作业200余次,换刀3000余把,下穿特级风险源17次……一项项数字见证了魏哲的成长之路。

目前,魏哲带领团队拓思谋新,先后攻克21项技术难题,荣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7项。除此之外,他针对施工难点,联合盾构机刀具、油脂及配套设备等多家国产制造商共同研发新型产品,助力盾构机配件厂商走向擦亮国产品牌的突围之路。

定制“大国重器”的

“裁缝师”

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魏哲积极参与盾构机研发制造、优化设计工作,为多个重难险工程量身定制“大国重器”。

在长沙地铁3号线湘江隧道施工中,盾构机需下穿形成于3亿年前泥盆纪的湘江岩溶发育区和断裂带。魏哲带领团队改造刀盘冲洗系统,首创“半仓推进”工艺,选型优化软岩施工刀具,使盾构机刀具使用寿命提升了8倍,成功穿越国内最大最复杂水下溶洞群和断裂带,开创国内施工先河。

在国内最长城际铁路海底隧道——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工程建设中,盾构隧道密集穿越粘性土层、硬岩等9种复杂地层。针对刀具“软硬”兼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魏哲牵头优化刀具配置,综合掘进效率比前期筹划提高35%。

在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机需下穿河流、文物等风险源,且需保证一次性完成高密实中砂地层掘进,魏哲及盾构设计团队为工程量身定制盾构机“京通号”,通过增大刀盘中心开口率、合金尺寸,增加外周刀具数量及有效切削深度,极大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能够实现整条隧道一次性掘进不换刀。

“90后”魏哲还有着不菲的科研“成绩单”,参与研究两项课题被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编制的两本方案成为教科书般的技术指导。作为奋战一技术尖兵,魏哲在一次次的盾构施工中诠释着工匠精神,助力中国盾构产业逐步崛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