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对《过秦论》甚是推崇,每逢读罢心中总似有惊涛骇浪一般汹涌澎拜。昨日又看了一遍,突然对文章中提到的函谷关肃然起敬,“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居中提到两个关,“叩关而攻秦”和“秦人开关延敌”,这里的两个关都是指函谷关。而这个函谷关,可以说是秦国寻求发展、一统天下至关重要的因素。

秦献公时期,秦国在现在的灵宝县修筑了函谷关。由于陕西和山西两省之间横亘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所以自古关中与中原地区的来往通道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豫西通道。而函谷关正处于这条通道的咽喉部位。东面的敌人不管是从哪里过来都必须经过函谷关,对于秦国而言,只要守住了函谷关,就相当于阻挡了东面的其他六个虎狼之国。

然而函谷关并不是天生就属于秦国,秦国为了得到函谷关也是付出了鲜血的代价。春秋时期,豫西通道尚处于晋国境内,秦人要出入中原必须从晋国国内进入。为了夺回这条生命线,秦穆公御驾亲征,远袭郑国。但由于走漏军情,在崤山遭遇晋军的伏击,大败而归。 当时的晋国是各路诸侯中最强大的,弱小的秦国想从晋国手中夺回豫西通道无异于与虎谋皮。于是乎秦穆公将开疆的方向转向西边,剿灭西戎等国来拓展自己的疆域。但秦国人知道,疆域西拓只是权宜之计,因为真正的威胁还是东边的敌人。秦国人不向东边用兵,一是打不过人家,二也是在等待机会。时移世易,机会总会有的。

皇天不负苦心人,秦国人通过的多年的蛰伏,终于等来了机会。当时的国际形势属于一超多强,晋国就是其中的超级大国。国家大了内部问题也多,其中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晋国的六卿制度,六卿总领军务,对军队具有调配权,这就要命了,随着六卿的权力越来越大,晋国的王权就被架空了。而且六卿之间互相争斗、经常火拼。于是乎晋国内部烽烟四起、战乱频出。经过多年的六卿内战,强大的晋国最终被分为赵魏韩三个小国。

而正是在三家分晋的晋国内战期间,秦国趁机夺取了豫西通道并修筑了函谷关天险。或许从老秦人筑成函谷关的那一刻开始,秦国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而战国六雄的命运也已板上钉钉。函谷关的修筑令秦国占尽便宜,秦军据守关隘可退敌军,待某国羸弱之时又可出兵抢粮抢地盘。更重要的时候,有了函谷关,秦国就有了抗衡天下的资本。 秦惠王时期,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伐秦,围攻函谷关却久攻不下,秦军据守函谷关避其锋芒,联军气势衰弱之时,秦军倾巢而出一举歼灭五国联军。秦始皇继位之初也享受到惠王时期的“待遇”,赵魏韩楚四个大流氓带着卫国这个小流氓在此攻秦,同样是兵困函谷关之下,人困马乏之际遭遇秦军突袭,联军大败而归。

函谷关作为出入秦国的门户,可以说与秦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有与秦国共存亡的架势。秦国自拥有函谷关以来国内再无战火侵扰,敌人都被函谷关拒之门外。那么函谷关就没有被攻破过吗?答案是有,但是也仅有这一次。秦昭襄王时期,财大气粗的齐国看不惯秦国了,于是联合韩魏两国伐秦,同样也是被困于函谷关下,但是齐国仗着有钱任性,在函谷关下鏖战了三年,终于拿下了这座天险。得知函谷关被攻破的消息,秦国上下举国震惊,秦昭襄王立即派使臣前去割地求和。齐国联军那边本来也没有吞并秦国的野心,只是来秀秀肌肉、扬武扬威的,再说打了三年将士们也想家了,于是就撤军了。 而秦国这边得以继续据守函谷关,正如《过秦论》中说的那样“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函谷关不仅是秦国的命脉,更是天下的命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