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杨维琼摄

人民网南京5月16日电 (杨维琼)5月16日,在江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表示,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南京将推动紫金山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加快原子极限微制造、基因及细胞仿生等大科学装置预研培育,服务保障在宁基础科学中心和研究中心建设,构建30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

数据显示,2023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4万亿元,较2014年翻了近一番,位居全国十强,人均GDP居省会城市第一,地均GDP居14个特大城市之首;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十倍、突破1万家,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

“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陈之常表示,南京将加快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去年,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一。南京市副市长吴炜说,在巩固提升支柱产业上,南京正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通过加快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重大技改突破行动等让支柱产业能够更快地实现焕新升级。同时,南京还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南京正全力打造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全力塑造内外联通的新优势、培育开放型经济的新动能。”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举例说,过去,由于管理标准和审批流程等因素,特殊物品进口周期需要2个月以上,通过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进行改革后,进口周期从2个月缩减到2周左右,极大地提升了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效率。

如何以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南京市发改委主任钱维看来,南京为科创企业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举办活动近70场;助力1.26万家民营企业畅通转贷堵点,基金累计转贷金额超1460亿元;促进“校地”“校企”优势互补,南京正逐步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

作为全国现有七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操文荣用“力度更大、品类更全、成本更低、环境更优”四个词介绍该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效。2023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9%、28.8%,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各类科创金融专属产品超过200款,全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首单“科技创新”主题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南京落地;全省首创“宁创融”为科创企业引入100亿元低成本资金;全国首创设立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科创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的科创金融服务。

江北新区是全国第13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国务院赋予的“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战略定位。据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强介绍,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任务,江北新区累计形成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5项全国复制推广、48项全省复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特殊物品联合监管通关试点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畅通了“快车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