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一场浩劫,其中有不计其数的伤亡,空前巨大的财产损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滞后发展,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不胜枚举。


战争过后最紧要的便是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这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便提出了他基于自由国际主义战略的思考而构想和设计的“四大警察”理念,即依靠美国、英国、中国、苏联所建立起的大国间的重要合作,来稳定和维护新的世界秩序。



国际秩序新理念的起源


罗斯福所提出的“四大警察”理念的本质就是美国大多数政客所倾向和推崇的自由国际主义,事实上其初心是在加强美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而这一核心理念也是美国自二战以来的主要对外战略。


在罗斯福的构想中,共同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国家需要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诸如领土争端、民族冲突、政治纠纷此类的问题,而不是通过单边行动擅自了事,这一理念完全可以看作是将美国自由国际主义作为思想基础,再结合二战过程中以及二战后所得到的时间经验而建立的一项美国现实战略。



在这一战略中,美国自身的体系也需要与国际制度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美国的战略意义。


而自由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比较易于理解,首先是美国必须维持较大规模的军队开支,其原因是美国必须以强盛的军备力量来维护国际与自身的正当利益,这就对美国现有的军事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事实上这或许也是美国如今较为极端的外交政策的初始形态,自由国际主义的这一点要求美国的军事必须在面对一切可能威胁这种国际秩序的力量出现时,美国必须拥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干预和阻织。


在这种思维倾向之下,美国自然而然地确立了自身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并在任何自己认为有必要的时刻出手干预别国内政。



其次,自由国际主义战略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往往主张推行自由贸易和金融国际主义,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和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体系。


因此,在美国大多数政治家看来,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促进国际金融环境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世界和平,对于美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再者,美国作为世界贸易的最大份额所有国,拥有超强的商品竞争力,因此美国在向世界提供开放的市场和稳定的货币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最后,自由国际主义战略还意味着广泛参与各类国际制度和多边合作,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制度的新型霸权,使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能够超越自身实力的局限。



例如,通过在联合国、北约等多边政治、军事组织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经济、贸易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不仅可以降低维持世界霸权的战略成本,而且可以使美国的霸权更容易被其他国家接受。


当然,这一选择也意味着美国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受制于国际制度和多边合作,从而减少了自由行动的空间。


综上所述,所谓自由国际主义,其实就是罗斯福总统基于二战时期种种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本国的外交实践,通过世界各国多边的全方位合作,来达到美国人所设想的价值体系,从而改造世界以实现本国利益。



国际秩序重整


基于这样的理念,美国也在总统罗斯福的带领下为此而做出了许多努力。


罗斯福政府清醒地知道,这种自由国际主义需要华盛顿较为持续的引导和控制,这也是美国建立一种美国样式的世界秩序的核心要素,正如美国所预想的一样,这种自由主义秩序将赋予美国更多的权力和控制力,但却无法按照美国的设想得到新的世界秩序,反而转化成为了美国模式。


然而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可谓当局者迷,为准备建立新秩序的经济条件,美国于1932年以渥太华协定确立了英国的帝国特惠网络,旨在将将世界带入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



而英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难以承受战后所面临的经济衰退和严重失业问题,相较于开放的贸易,英国政府此时明显更看重如今的社会经济不稳定状况。


英国两大政治派别就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与美国达成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相较于此前的两种选择,布雷顿森林方案无疑是一种折中的选择。



尽管如此,考虑到英国此时衰弱的经济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经济的衰退,美国还是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向英国发放贷款。


然而就在此时斯大林发表了著名的“两个阵营”演说,将资本主义西方与社会主义世界的斗争搬上了历史舞台,随后世界形势变得更为紧张。


关于世界安全事务方面,罗斯福起初对建立国际安全组织的提议犹豫不决,但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和美国参战后便正式下定决心构建战后安全合作组织了。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于旧金山召开,然而在此大会上所决议的宪章却并没有实现当时的构想,但却有人提出欧洲团结的政策,意在将欧洲建设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股世界力量,以促进战后的多极体系,更好的稳定世界局势。



然而随着冷战的来临且美苏之间的敌对关系愈演愈烈,美国所设想的一切终究没有预料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发生,就这样,美国关于开放的自由主义秩序的愿景最终还是转变成为了一种以美国为中心的霸权主义。


但这种由美国领导的战后秩序形成后,美国提出通过提供安全、经济开放、保障规则来领导和管理国际秩序的建议则被其他国家默许。


而美国由自由主义秩序转变为自由主义霸权秩序,也是因为安全契约和政治契约的支撑。


安全契约来源于冷战时期,美国为在自身阵营的国家和团体提供军事保护、贸易支持和制度维护等优待。



这一契约的建立不仅为有关国家提供了安全的社会秩序,还在经济维度上促进了其他伙伴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他们反过来也将以合作的态度支持美国拥有更大的全球领导地位。


与此同时,美国对伙伴国的保护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促进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经济恢复和贸易投资繁荣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国的这一系统性举措,也将位于东亚的日本整合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冷战时期美国又将重点转移到促进日本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的政策上来,并在此后的几年间将日本带入美国的安全和经济轨道。


在帮助日本在东南亚建立新的商业关系和寻找原材料市场,以弥补缺失中国和朝鲜市场后的损失发挥了领导性的作用。



事实上,美国为促进其他冷战盟国的发展并将他们拉入美国所领导的体系,甚至不惜开放自己的国内市场并忍受经济上的不公平待遇,可见其对于这一无声的战役的重视。


正如本杰明·科恩所指出的一样,为美国盟友所普遍认可的美国霸权体系虽然给予了美国在国际上单边行动以推进美国利益的特权,而相应的美国也需要允许他们利用该体系促进自己的经济繁荣,因此这种表面上的互利共赢实际上很大程度要靠美国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成为现实。


再者,自由主义霸权之下的政治契约则是更为含蓄内敛的,美国自愿将自己与其他同盟国相捆绑以实现自我开放,那么欧洲及东亚国家就必须接受美国在他们这个联盟中的领导地位,也不得不适应和习惯在自由主义霸权秩序中发展和处理日常事务。



与美国直接撕开伪善的面孔霸权国际不同的是,其主要伙伴国均具有自由民主国家的特性,因此,他们在围绕多边主义、同盟伙伴关系、战略克制以及合作安全等原则所建立起来的同盟关系是较为稳定的,双方基于一定共识而达成的联盟也使得美国的权力和地位更加持久,对其他国家对威胁性也较小。


在美国于欧洲实施以北约为依托的多边主义战略时,它又同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双边安全协议,因此欧洲各国和东亚虽然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即便欧洲与东亚存在着某些差异,他们共同与美国所缔结的政治契约还是构成了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的保护伞和支柱,与此同时,美国也不断采取措施刺激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以求得更大的利益。



总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确实逐渐确立了一种国际秩序,但在冷战的笼罩之下,世界强国间的关系瞬息万变,因此一种围绕着合作安全、受管制的开放市场、多边治理的美国自由主义霸权的领导地位所建立起来的西方秩序出现了。


不得不承认,在二战后的各个阶段内,美国受这一历史时期的变化影响,使得其本身所想要建立的自由国际主义秩序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一被逐渐拼凑起来的秩序中,美国、西欧、东亚均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妥协,让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强行适应其所谓的秩序,这无疑是难以成功的。


在美国所领导的战后秩序中,最戏剧性的变化当属东欧剧变,冷战结束,自此一个时代也随之终结,而刚刚开启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时代。



冷战的终结使得美国所领导的自由主义霸权秩序得到了巩固和扩展,但更为深刻的却是国际体系的宏大变化也为其领导带来了更严重的危机。


冷战结束后,罗斯福曾经提出的由美、英、中、苏四个国家共同维护国家秩序的构想彻底破灭,与此同时,冷战时期由美国和苏联各自领导的两极秩序也被打破了平衡,美国的自由主义霸权秩序也成为了一种外部秩序,扩展到了更大的全球体系。


然而,美国在扩大影响的同时也在慢慢启动新的危机。


如果说冷战时期美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权威而通过与苏联对抗,形成两极制衡以持续经营自由主义秩序,那么随着冷战落下帷幕,美国表面上的统治特性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争论。



因此,这种全球体系的深刻变化,是的美国不得不面临全新的困境和挑战,而这种潜在的暴力和不安全因素又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这将会严重破坏美国的霸权契约和制度。


曾有人预言:两极体系将随着冷战的逝去而消失,多极状态将成为新的国际秩序。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的国际上不在少数,似乎这将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些预言和观点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冷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先进工业国之间的关系依旧是稳定和开放的。


甚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北约的成员国不减反增,美日同盟至今依旧存在,世界没有重新进行权力分配而最终形成多极状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美国依然稳坐超级大国的位置,发展远超欧洲和日本。



再言之,美国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居高临下的实力和地位展现了其霸权领导的多种优势,它不仅在全球力量中具有超群的地位,更在那几年间将其他发达经济体远远甩在身后,因此俄罗斯的衰败、欧盟的发展缓慢和日本经济的停滞均成为了其国力发展的优势所在。


因此,在这种优势加持之下,美元获得了储备货币的地位。


这种权利令其在战争爆发,国内支出陡然增加的情况下仍无需像其他国家一样担心负债累累,甚至无需通过利率来保护自己的货币,不会因为贸易的长期不平衡而备受压力,这或许也是美国可以在此后与伊拉克展开战争的同时仍能维持预算赤字和减税的原因。



时至今日,数十年前由罗斯福提出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结束。


首先,关于旧时世界推翻旧秩序重建新秩序的手段—战争,已无法再在目前的国际大国之间出现了,经过漫长的世界磨合期后,当代的国际关系无疑是历史上维持时间最久的和平时期,随着核武器的研发,大国之间爆发战争将会带来全球性的毁灭,这时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的。


而世界范围内自由民主国家的崛起也使得其主导地位在国际上确立起来,对于潜在为危机具有更为敏感的动向。


全球关系发展至今,美国所热衷的霸权终将无法实现,但在幻想破灭的同时却可以重新赢得权威和尊严,和平终归是国际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自由主义利维坦》 上海
http://find.nlc.cn/search/showDocDetails?docId=-3266109214613079562&dataSource=ucs01&query=自由主义利维坦


《社会联盟与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演化的逻辑》 上海
http://find.nlc.cn/search/showDocDetails?docId=7820561198101169183&dataSource=ucs01&query=社会联盟与二战后美国对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