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多的人,会被认为是人缘好,情商高,这是一种积极的倾向,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自己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纠正自己的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朋友少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情商低,或者是社交能力差。
       有的人呢,天生就喜欢热闹,让他一个人去做某些事情,就是一种折磨。
       而有的人呢,他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也会是轻松愉悦的,他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不妥。
       倒是,他更倾向于一个人做事情,独来独往,不需要等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等待,潇洒自由,乐此不疲。
       热闹也好,孤独也好,这些都是人生常态,并不只是简单地和情商高低挂钩。
       在我看来,如果现在的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请记得恭喜自己。


       因为你即将迎来一个优于过去的自己
       电视剧《你好,旧时光》里面的辛锐是插班生,刚转来振华的时候,由于跟不上这里的教育模式,所以她的成绩总是吊车尾。
       那段时间,别人都瞧不起她这个差等生,几乎没人愿意和她做朋友。
       辛锐只能通过学习来麻痹自己,慢慢地,她的成绩提上来了,老师和同学都对她刮目相看,和她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或许,一个朋友都没有确实挺可怜的,别人三五成群,去哪里都有人陪着,而自己始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但那也没关系,我们正好不需要处理那些社交关系,我们正好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情,来提升自己。
       尼采曾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非他喜欢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同类。”
       一个朋友都没有听上去好像很凄凉的样子,但唯有享受过孤独的人才知道,对于提升自己来说,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
       因为孤独,所以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因为孤独,所以我们才会优于过去的自己,和更好的我们相见。


       因为你可以享受不需要刻意迎合的美好
       身处在群体当中的时候,众口难调,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什么东西,但偏偏有人不喜欢。
       于是,只能是少数服从多数,强迫自己接受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可这个时候的自己一点都不快乐。
       试想,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快乐呢?
       但没有朋友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朋友就意味着我们是“孤家寡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任何约束。
       马德曾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而又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且又精彩纷呈的冒险。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吃火锅那就吃,不需要因为群体当中有别人吃不了辣,而只能迎合对方去吃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吃得清汤;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看书就宅在家里看书,想逛街就立马收拾妥当,体恤短裤就是出门的装备,不需要等待别人;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听歌就听歌,喜欢的东西爱不释手,不喜欢的东西绝口不提,不需要因为别人喜欢而小心翼翼。
       你看,一个人的时光多美好,多自在,多潇洒。
       所以,如果现在的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请记得恭喜自己,因为你正在享受不需要刻意迎合的美好生活。


       因为你内心正在变得强大,无惧世俗的眼光
       当我们认为合群、朋友多、外向才是合理的时候,就会觉得如果一个人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就会被当作是异类。
       为了避免被别人评价,所以很多人对于一个朋友都没有这件事,总是谈虎色变的。
       事实上,这样的顾虑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感受来自这个世界的美好,是为了看好看的风景,是为了让自己身心愉悦。
       所以,我们又何必把自己的人生放在别人的嘴巴里呢?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段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当我们无惧别人的评价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他就更容易接近成功。


       所以,不要害怕,万物皆有裂痕,但要是换个角度去看的话,说不准那恰好还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TheEnd-
       作者|心理咨询师付东升
       恋爱婚姻心理主笔团|用心理学分析爱情、婚姻、人生
       微信公众号:恋爱婚姻心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