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当中国的第一门舰载电磁炮被装上“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时,国内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这门电磁炮安装有棱角分明的炮塔,成熟度极高,有报道将其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安装在舰艇之上的电磁炮。然而这些报道忽略了一个细节,其实这种炮并不是第一种被安装在船上的电磁炮。

早在2014年7月份的国际电磁发射技术学术研讨会期间,美国就已经将电磁炮搬到了船上,而且是两种。一种是通用原子公司研制的电磁炮,另一种是BAE系统公司负责研制的,采用的舰艇是“米利诺基特”号(JHSV 3)联合高速船。而且在2014年的7月11日,“米利诺基特”号联合高速船还搭载着一门电磁炮出海,同“科罗纳多”号(LCS-4)濒海战斗舰进行了编队航行演示。

2014年的国际电磁发射技术学术研讨会是在美国的圣迭戈海军基地召开的。这种学术研讨会有很多国家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共举办了19届,每次承办的国家会发生变化。例如,2016年的第18届学术研讨会就是在我国的武汉大学举行的。2018年的第19届国际电磁发射学术研讨会则在法国举行,会议日期是1月18日-22日。

这一次学术研讨会的背景是美国准备停止继续研发电磁炮,因此在该领域的风光自然减弱不少。而在该峰会召开后不久,我国首门装舰的电磁炮就露面。不管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虽然没有美国2014年那么高调,但同样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在领域内的技术进步与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美国在2014年将两种电磁炮搬上船,但成熟度却非常低。当时,这两门炮都还没有专门的炮架,确切的意图并不是进行海上试验,而只是一种概念演示。就在那一年,美国公布了电磁轨道炮被装在“米利诺基特”号上的设想图,可见该炮安装了金字型的炮塔,其他系统很有可能也被集成到了甲板以下的位置。

时间过了一年之后,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对外宣布,将于2016年首次进行电磁炮的上舰试射。最初计划使用“米利诺基特”号联合高速船,但后来则更换为“特雷顿”号(JHSV-5),测试地点在埃格林空军基地附近的海域。但自公布这条消息之后,美国电磁轨道炮的上舰试验消息却杳无声迹。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美国的目标定得太高。根据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透露的信息,2016年进行的电磁轨道炮试验将采用44磅重的高超音速制导炮弹,而电子元件如何能承受如此高过载的问题非常难解决。而且美国海军对电磁炮的要求是,不但要验证其类似于传统火炮的火力支援作用,而且还要验证它在反舰、拦截巡航导弹和反弹道导弹方面的潜力。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研究进度由于技术原因被大大延后。尽管在公布消息之后,美国曾经多次进行电磁炮的试验,但真正装到炮架之上则是2017年1月才实现的,这已经远远超过最初规划的日子。而且,这门BAE系统公司研制的电磁炮采用的是开放式炮架,而且体积非常庞大,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其成熟度相对较低。近期有消息爆出美国会停止掉电磁炮,其实笔者认为这更有可能是一种试探,因为发布消息的来源就不正规。

在美国,每年都有各种武器都因为预算问题遭到抵制,电磁轨道炮只是其中一项罢了。美国海军真要停掉电磁炮,正式的文件下来之后才足以采信。不过有一点事实是可以肯定的,美国的电磁炮肯定遭遇了瓶颈,导致后期进度落后于最初的实验计划。而就在从2014-2018年的关键时期,中国电磁炮的研发应该进入了一个高速研发期,我们这才看到了成熟度较高的炮被安装到“海洋山”号上的场景。

如果从装舰试验的成熟度来看,那么我国的这门电磁炮无疑是世界上第一门同类型的炮。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落后并不是停滞不前,小步慢跑也会导致落后。电磁炮装舰既是新的里程碑,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真切希望我国的电磁炮能够快速实用化,在应用领域尽快占据制高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