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康熙中期以后,逐步形成了“木兰秋狝”之制,并将其定为家法。所谓的“木兰”是满语,意思是“哨鹿”,由于行围多在七八月份进行,故而称为“秋狝”。

每年秋天,皇帝带领王公贵族和八旗官兵,到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这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承平时期的一种军事演习。

木兰围场,方圆约一万多平方公里,雨水丰沛,草木繁盛。原先这里是蒙古王公的专属牧场,后来献给了康熙皇帝,自承德避暑山庄完工后,这里便成了皇家猎场。

康熙皇宫组织大规模的木兰行围,不仅仅是为了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为了演练八旗官兵的骑射本领,以及借行围之机笼络和震慑蒙古各部,彰显大清武功之盛。

应该说木兰行围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意义的,康熙是一个较为简朴的皇帝,办事不喜欢铺张,每次木兰行围所花费的人力、财力也都在可承受的范围。

雍正即位后,虽然也意识到木兰秋狝的重要性,多次申明木兰秋狝是祖制家法,但是终雍正一朝也没有举行过木兰秋狝。当然这与雍正帝即位之初高层政治斗争激烈不无关系,加上雍正在位时间短,期间又改革吏治、推行新政,没有精力举行木兰秋狝也在情理之中。

乾隆继承了祖父留下的大好江山,有足够的家底为他提供一切娱乐活动。与康熙不同的是,乾隆花钱大手大脚,办任何事都要体现出天朝上国的脸面,根本不在乎要花多少银子。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乾隆每举行木兰秋狝,花费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为了让读者朋友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御史就以乾隆十四年举行的木兰秋狝为例,来算一算具体的花费有多少。

人数之多创历史新高

木兰秋狝属于重大的活动,乾隆十四年正月初一日,钦天监占卜“今岁事事顺畅”。两个月后,乾隆宣布将在七月至九月间举行木兰秋狝。

纵观乾隆一朝,木兰秋狝举行过无数次,但是时间超过二个月的仅有四次,所以这次木兰秋狝比较具有代表性。

七月初七日,乾隆带领王公贵族和京师八旗、侍卫、军机处章京、妃子、阿哥以及皇太后,从圆明园出发,赶往800里之外的木兰围场。

此次行围随行的人数多达六千余人,和南巡的规模不相上下。这么多人出行,后勤保障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户部、兵部以及内务府等主管部门要提前几个月准备一应物资。

据内务府上呈的清单,乾隆这次行围所用的物品多达一百多种,小到一张草纸、一只乳羊,大到军械铠甲、马匹装备,内务府都要一一请示。

清单上列有貂皮、银纽、宝石、茶叶、米面糖油醋、干鲜腌菜清酱等等,总数难以计算。大致估算,仅是这些后勤物资的成本,就会超过三百多万两白银。

木兰秋狝是皇家盛事,乾隆又讲排场,除了保障随行人员的后勤之外,他还自掏腰包,从小金库提出白银30万两,赏赐给扈从、侍卫、兵丁,当作是出差补助。

从京师到木兰围场算不上遥远,但好歹也有400公里,将这么多的物资运往围场也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内务府奏准,组成了一支专门的运输队伍,征用大车700辆,骆驼900峰,运输队伍的人数超过四千人。这些人同样要吃要喝,还得发工钱,没有上百万两银子根本打不住。

如果加上乾隆自己的队伍,那么人数已经过万了。可想而知,这次木兰秋狝的规模之大,花费之多。

另外每次木兰行围皇帝都要召见蒙古王公,并给予大量的赏赐,这些赏赐根本无法计算具体的金额,大致估计,乾隆二个月的木兰行围,没有800万两银子根本下不来。

沿途百姓喜欢皇帝行围

按说皇帝出巡,地方官员都要整修道路、征集民工,会对沿途百姓带来一些沉重的负担。木兰秋狝同样也是如此,行围队伍一路浩浩荡荡从京师出发,一路上要花费6天时间。

农历七月恰巧是粮食即将收获的季节,如此庞大的队伍,难免会踩踏农田。乾隆对百姓应该说还是比较仁慈的,他下旨随行人员不得随意践踏农田,但旨意很难贯彻,多少都会给百姓带来损失。

为了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乾隆便将沿途经过州县本年应征的田赋减免三成,又对附近大道两旁三里内的区域,酌情全部减免。

乾隆的这一上谕,让沿途百姓欢欣鼓舞,他们都盼望着行围队伍路过当地,这样就能享受到行围带来的减免好处。

此外,上万人的行围队伍经过沿途州县,也会创造一些商机,别的且不说,新鲜的瓜果蔬菜消耗量极大,内务府就专门组织人员从沿途州县购买,如此也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一定的收益。

尽管沿途百姓是得了好处,但对于整个国家财政来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好在乾隆时期国力鼎盛,国库也不缺那点银子。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国家财政拮据,连木兰围场的正常运营都成了问题,这也是后来诸帝很少举行木兰秋狝的关键原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