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处:第一集中一营长张大彪被围,李云龙带人回去救,说的是“独立团”。但是,此时他是新一团团长。

第二处:这个人在剧中一共出现过2次,第一次扮演坂田联队的副联队长,叫浦友。第二次在大扫荡中又扮演了骑兵联队长黑岛。

第三处:字幕介绍魏和尚是中央军27师的,但是赵刚说他是72师的。

第四处:鬼子的特工队跟魏大勇等中央军过招,杀死那三个人,有个人被拖走时,脑袋是抬起来的(见图片右下角,估计演员是怕把头发弄脏了吧)。

第五处:这个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场景的墙上有办证的小广告,还留着手机号码。

第六处:这个小演员可能是导演的亲戚,他在剧中一共出现了4次,第一次是在孔捷被撤团长时,跟他对话的那个兵。又以386旅报务员的身份出现一次。独立团突围时,赵刚跟他了解道路情况。还扮演了楚云飞的卫兵。这小子觉得可能是在独立团没什么前途,就上调旅部,过了几天,又去投靠了楚云飞。

第七处:李云龙部伏击鬼子战地视察团时,炸毁的3辆卡车中,有一辆是建国后才生产的解放141卡车。

第八处:独立团突围时,为掩护老百姓转移,李云龙命令开枪把鬼子引过来,他用盒子炮打了2下,可惜没配上音,就是比划了2下子。

第九处:楚云飞部在大孤镇被围时,营长他们要上房观察敌情时,窗户上糊的是塑料布。那时候虽然美国已经开始生产塑料,但在山西的穷山沟里的老百姓家里是绝不可能用上当时的“高科技产品”的。

第十处:别的部队跟李云龙部抢战利品时,有个包裹上赫然写着“北京市丰台区”字样。那时候的北京还叫北平。

第十一处:这个也很多人都注意到的,抢战利品时的友军首长字幕上打出叫“李栗”。但是李云龙把他叫“老张”。

第十二处:和尚去送信,走时是背着刀走的。但是路上他又背上枪了,袭击了鬼子,还跟土匪对峙。

第十三处:左权是5月末牺牲的,但是,他牺牲时地上还有雪。抗战胜利是8月份,庆祝胜利时人们却穿着棉衣,地上也有雪。该片全部是冬天拍摄,为了赶时间,有好多情节也顾不上了。

第十四处:特工队跟战俘过招时,说战俘可以用短刀。和尚跟李云龙描述时也说他们用了短刀。但是,事实上这3个人根本就没用刀,连刀的影子都没看到,真冤啊! 第十五处:墙角上那个白色的箱子好像是电表箱或电闸箱,那时候就用上电了,厉害。

第十六处:李云龙部要打伏击时,赵刚传达的命令是去“陈家裕”,可是李云龙不一会却让赵刚带人到“赵家裕”去。

第十七处:张大彪在砍战地视察团的鬼子时,砍完第一个鬼子,他的大刀已经弯了。

第十八处:独立团二营长沈泉是在阻击鬼子特工队时牺牲的,但是赵刚跟李云龙汇报说沈泉是在反扫荡时牺牲的。

第十九处: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作战司令部里挂的地图真是太简陋了,连个日文都没有,一看就是用的中国的地图。山本在汽车上看的地图也是这样。 以上就是找到的10余处美中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总之瑕不掩瑜,老版《亮剑》依然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军事题材的片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