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叫人可发一笑。“接茶”是定亲不错,但是从女方来说的。女孩子“接了茶”就是订了婚,哪里有男方“接茶”的说法?要说王夫人接黛玉的茶,难道是让王夫人做黛玉的儿媳妇?

王夫人拒茶,也不是“越俎代庖”。黛玉奉茶是奉于贾母,这不错。但是贾母是带着王夫人刘姥姥众人来的,难道作为主人,黛玉好意思只向贾母敬茶、把其他人都撂着不理?

黛玉只是“亲自”向贾母奉茶,显示出贾母最尊贵的地位。接下来,自然由丫鬟们一一奉茶,就像吃螃蟹时王熙凤“头次让薛姨妈”“凤姐便奉与贾母,二次的便与宝玉”一样,由主客尊卑荣宠程度,来决定敬客的次序。

贾母在潇湘馆吃茶时,薛姨妈不在场。按理说应该先让客人,但刘姥姥这样贫苦之人,谁也不会把她放在贾母前面。但是给贾母奉茶之后,黛玉,或者黛玉的丫鬟们,自然该向王夫人王熙凤刘姥姥一干人敬茶了。王夫人的那句“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是预判了黛玉的下一步,而提前进行的客气推辞。

那么,王夫人为什么要拒茶呢?这又说来话长,并且要从稍后来分析缘由了。

稍后到栊翠庵,妙玉也向大家奉茶。这顶着出家人的女孩子,却是毫不掩饰的势利:敬茶时给贾母用的茶器,和给众人用的,完全不同。另外,她还嫌弃刘姥姥,让把刘姥姥用过的茶碗另外放着,别收回去。

当然,妙玉的势利,在今天叫势利、是歧视穷人,在当时却称为高洁不染。而黛玉,也像妙玉一样势利或者高洁。所以,她也一样歧视刘姥姥:一边爱听刘姥姥讲的故事“野话”,一边却不肯与之交一言,事后还用“母蝗虫”来取笑。

可以想象,如果黛玉接着奉茶,她是该给刘姥姥一杯呢,还是该不给呢?如果不给,怎么说也是失礼;如果给,事后不免要扔杯子、不高兴了。

王夫人就是预判了黛玉的反应,才会提前客气推辞,用“我们不吃茶”替自己、更重要的是替黛玉瞧不起的刘姥姥拒茶,避免尴尬。

写到这里,我也预判了某些读者的反应,一定会抨击“王夫人这么好心?这么体贴林黛玉?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了。

王夫人并不好心,也不体贴。只是作为当家人,照顾自家晚辈和亲戚女孩,根本就是她的责任之一。她还带着三春住了好几年呢,你觉得是贾母派给她的工作,还是她对迎春惜春特别疼爱怜惜(探春名义上是她的女儿,不算)?

王夫人是个愚钝的人。可是再愚钝,也是大家主妇,待人接物、应酬往来已经二三十年了。体察小性儿的晚辈,照顾远来的穷亲戚,至少避免矛盾和尴尬,是她久经演练、驾轻就熟的基本技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