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惊喜”二字来形容这部电影一点都不过分。没有响当当的大导演,没有恢宏的大制作,也没有闪耀银幕的大明星。初次涉足电影的贾玲,用几个喜剧演员,撑起了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影片。笑中带泪,泪中有痛。观影的人们在欢乐中,毫不煽情地流下了眼泪。笑着笑着就哭了。贾玲用最平凡朴素的镜头,讲述了一个最平凡朴实的故事。却触动了人们心底深处最柔软的部分。1.我们一生都在相互给予,也在彼此亏欠影片中的贾小玲,就像我们身边众多寻常人家的孩子,长相一般,成绩一般,还动不动给妈妈惹点事儿。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是个让家长颇为头疼的,不省心的小孩。小时候经常拉到裤子里,大一点儿上学了,又经常被老师训导叫家长。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却是成人教育。为了让妈妈在人前风光,贾晓玲找办假证的人,制作了一本高校本科录取证书。没想到却在庆功宴上阴差阳错被揭穿,闹了个大笑话。这一切都让妈妈那么不省心。无论是年幼的贾晓玲和长大成人的贾晓玲,都希望自己的妈妈快乐,可每次都事与愿违。但妈妈并没有苛责她,而是一直对女儿寄予美好的希望。

影片的叙事朴实而纯真,像极了在懵懂无知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贾晓玲希望妈妈快乐,希望自己能考个好成绩,让妈妈也在人前骄傲的扬起脸,说我的女儿是最棒的。而妈妈希望的并不是这些,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平凡而快乐。影片中有个镜头,是贾晓玲穿越到妈妈的年轻时代,与年轻的妈妈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谈心。贾晓玲满怀期待也充满苦涩地笑着对妈妈说:“你以后会有一个女儿,成绩常年年级第一,长大后去国外名校读导演专业,毕业了在好莱坞拍电影,月工资8万”而妈妈却说:“我的女儿,我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原来妈妈心中的女儿,不是能让她有多骄傲天之骄子,而是平平安安地长大,幸福快乐地活着的小棉袄。女儿希望妈妈快乐,妈妈希望女儿幸福。我们彼此给予,却总是力不能及。2.每一份遗憾,都是再也无法逾越的美好贾小玲终于考上艺校了,而她最亲爱的妈妈却因一场车祸撒手人寰,再也见不到女儿骄傲的笑脸。妈妈的爱永远定格在车流滚滚中,而女儿的爱却生生不息,无法释怀。让妈妈快乐,成了贾晓玲梦寐以求的目标,她穿越回了1981年,穿越回了妈妈年轻的少女时代。

她使诡计帮妈妈抢到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让妈妈成为众人的骄傲;她为了帮酷爱打排球的妈妈实现比赛夺冠的目标,帮厂区的姐妹们割稻子,解决一切困难,鼓劲、打气激起他们比赛的斗志。她希望改变妈妈的命运,让妈妈的生活不那么辛苦,想方设法帮有权有势的厂长儿子追求妈妈。由此也搞出一连串儿哭笑不得的故事。可是一切还会沿着原来的轨迹发展,穿越回去的贾晓玲无力改变命运。妈妈依然成为了她的妈妈,她依然还是妈妈的女儿。真实世界的贾玲,在考上艺校的那一年,母亲因车祸离世,这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一路摸爬滚打,北漂的日子里,从住地下室,一日三餐食不果腹,在舞台上打酱油的日子,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矢志不渝。到如今成成立大碗娱乐,成为公司老板,有了自己的团队。从相声小品到电影,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走得铿锵有力。如今的贾玲,成了票房几十亿的女导演,她终于可以大声对妈妈说,你可以为自己的女儿骄傲了。可是妈妈再也听不到了。贾玲曾在节目上说:“我过的不好,我想躺到妈妈怀里,我过的好,我想跟我妈一起分享,我想着我妈享受不到那些,我一个人享受有什么用。”

这段对话,想必看哭了许多人。看完电影再回头看这个小品,我终于明白贾玲非为什么要把这个小品搬上电影大银幕。因为妈妈就住在她心里,她要用最美好的方式来缅怀母亲。我们哭着看完了《你好,李焕英》,回头看看身边母亲的笑脸。那张脸上刻满了沧桑,也注满了柔情和温暖。在有生之年好好的爱她吧,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别等到所有来不及爱的悔恨,只能藏在记忆深处的褶皱里,再也不能弥补,再也无法修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