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863年底,当李秀成踌躇过江,返回天京报平之时,会不会想到,自己其实有机会改变历史,开启另一条道路?
       近一百年前,辽朝正与金、宋两国交战。耶律大石奋勇抗敌,但终因主君昏庸无能导致灭国。于是他离开故土,西去中亚创建属于自己的帝国“西辽”。那么,究竟耶律大石成功建国的关键在哪里?对于李秀成来说,耶律大石的经历又带来什么启示?


       耶律大石凭一介薄命归来,立足中亚
       1122年,金朝趁辽朝国势衰弱之机结盟侵略,夺取了辽朝大片北部地区。与金朝联手的宋军却频频战败,童贯多次请求金军支援,终于越过居庸关攻入燕京。耶律大石与金军血战屡败,被俘后奇迹般逃脱。
       面对日渐强盛的金军,耶律大石建议辽王保存实力,避免轻战。奈何主君昏庸,亡国已成定局。于是他只带200骑兵离国西迁,欲在异域创建新的帝国。他深知辽王执迷不悟,为国尽力终究是白费心机。
       生死关头,再多的忠心耿耿,若主子非要酿成大祸,他也不过是掺杂其中的一件棋子罢了。200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倘若没有谋略,绝计难以立足。但这些兵卒浴血沙场、生死与共的战友,却值得他去尝试,去决一死战。他们可谓是白日飞升的鹰隼,怎能窝困在覆灭的巢穴中任人掳掠?


       西去的道路艰险异常,处处都是敌人和未知的险阻。转眼之间,几十骑只剩下十余人,白刃出鞘,杀叠惨烈。走投无路之时,耶律大石再无退路,只得放下身段联合中亚各族,终于聚集起一支小型军队。
       1141年,他率领这支军队在卡特万之战大破十万塞尔柱突厥军,奠定西辽的基业。这就是耶律大石的西辽奇迹。如今卡特万已无古迹,唯西辽帝国残存钱币与部族传说流传。数十万骑兵翻山越岭来到此地,却被区区万余守军打得落花流水。
       “弱冠萧郎赢得中原名,一代天骄始立峻极”。这场胜利如鹰击毛毛雨,让生死攸关,仓皇出逃的耶律大石第一次感受到希望的光明。也许人算不如天算,他原以为是走投无路,其实却是得到天意。有机会重新来过,他定当努力,报答先人的期望。


       建国后,西辽实力不断增强。金朝两次派兵讨伐均告失败。耶律大石也试图东征恢复辽疆,但终未能如愿。最终,西辽在成吉思汗西征中覆灭,但也存在了将近一百年之久。若不是遭遇铁蹄践踏,不知西辽可否像盛唐那般,开创一代辉煌。
       百余年国祚,宝刀不老,一直斩向大汗帅帐。哪怕覆灭,也算是壮志未酬。西辽可谓耶律大石的毕生心血,是他对昔日祖国的一片衷肠。所以东征失败便热血沸腾。我辽非亡国奴,吾党犹存矣!
       耶律大石的成功关键,在于明确立足点。面对强敌环伺的困境,他放弃辽朝本土,背水一战后退守中亚,这片后方之地资源丰富,有利于积蓄力量。等实力强盛后,他开始向外扩张。可见立足点的选择至关重要。


       二人选择:抛头颅、洒热血或改头换面
       1863年底太平天国内部,与百年前的辽朝如出一辙,主力昏庸无能,局势危殆。此时堂弟李世贤劝告李秀成效仿耶律大石,立足异域开创新世界。但他最终选择返回天京,与洪秀全共存亡。
       这两个人的选择,正好代表着当时太平天国高层两种不同的心态。一派人如李秀成那样忠心耿耿,誓死捍卫洪秀全的江山;另一派则希望自己立足,对天京已心生绝望。
       这两种选择又分别对应的是抛头颅、洒热血和改头换面。李秀成奋不顾身,最后壮烈成仁;而李世贤等人则不甘被连累,离开后各自为营。当然,追随洪秀全的结果大多是英勇殉难;改头换面的下场也不容乐观,要不是降清就是在土客争斗中覆灭。


       李世贤的建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溧阳境内固然有大片粮田,可养活万骑。但真正的考量,还是地理位置。这里靠近两江汇流点,出海口近。易守难攻,又可通过海路远连接浙中、福建等地太平军,实为绝佳根据地。
       天王洪秀全安逸天京,挥金如土,将士却倾家荡产跟随他多年。且不说糜烂万斛粮食变酒浆肥造纪晓岚,单说他的无为怠政,已让人心生怨愤。溧阳一役后,华东重地尽失,又要强令将士们返回那个即将沦陷的京城去白白送死,这苍天也不容!趁早脱身,以免别无退路。
       李秀成却仍然念着那段与天王的情分,也怕背上被骂“叛将”的恶名,辜负人望。殊不知洪秀全大势已去,靠他一个人远远不够支持。他的选择无异于清军钳形攻势下的困兽,终究难逃覆灭命运。李世贤虽有远见,但太平军向来重感情而非理性。


       况且溧阳剧变,李秀成难免被误解叛徒,实在难以决断。若有人劝他也当效法耶律大石,他定会一怔:我太平将士,岂是祖宗奴才管束得动的辽军?他看不到西去希望的光明,也看不清天京已经飞灰湮灭。
       假如李秀成听从弟弟建议西去,是否真的能如耶律大石那样成功建国呢?从当时的大势看,李秀成立足西北,中原进入混战局面,太平天国可能会分裂为三鼎立之势。
       李秀成西去,确实有可乘之机。陈得才在汉中、陇西拥有20余万太平军,此前屡次劝他西渡发展。若他前往与之会合,便可立刻成为一方势力。


       西北边疆多为少数民族聚居,清朝无力镇守。白莲教影响力也较大,尤其陕西一带民变此起彼伏。李秀成引援关中,势必得众心,未必非要与满清正面对抗。他若立足关中,发展势力,或许就可避免葬身异乡的悲惨命运。
       李秀成一日不来,天名就难镇守。他率精锐西去,洪秀全只能就地死守。何况此时石达开已明目张胆造反,洪秀全实权分崩离析。堂弟洪仁玕出走,女婿庞天寿诈降,朝中早就群龙无首。天京灯火阑珊,援兵难寻。李秀成西去,石达开可谓得志收羊,必定自立山头。
       关中汉中一带,地处西北咽喉,险要之地。北临秦岭,南背巴山,西倚岷山,东对汉中盆地。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汉中更以沃野千里而著称。不愁粮草,自可巩固阵地,伺机而动。


       汉人对少数民族定有成见。但太平军立国基石,正是汉族与苗族联合。苗族撑腰,少数民族上山下乡,关中太平军定能壮大数倍。李秀成若在,洪仁玕那曾带走的部队也定要回归。
       李秀成若留在天京可能保住一城,但也只剩一座空城。去则有机会重新来过,不去只能束手待毙。此去虽也许难成大业,但总胜之于白白送命。天地阔,云胡地远,他还有众多王侯将相做后盾。这一次,他定要牢记耶律大石的教训:主公不争气还逼死忠臣,太不值了!
       届时太平天国或将名存实亡,最终分裂为三股势力:李秀成率领的西北残部,洪秀全困守天京,以及石达开等建立的分赃政权。这对清军无疑是巨大压力,僧格林沁必将疲于奔命,中原战乱难以平息。


       湘军、淮军虽向来不受满清礼遇,但终究还是清廷一条狗。北调需要沿长江东下,然后从水路进入汉水。一来道路遥远,二来途经之地也多有太平余部。能否顺利北进未可知,就算北上成功,疲于奔波也难有多少战力。
       况且此时捻军在中原大有势头,正与满清正面交锋。洋枪队战力强横,但毕竟不是中原武装。若再一北调,不是自断东南之路,就是将天府国士暴露在敌军刀枪下。不北调,满清可保一方,北调则两头空虚。僧格林沁定然舍中原而悬东南,宁可忍痛割肉也要确保体制内武装稳定。
       就此而言,李秀成西去可以说有九成成功希望。他绝不会重蹈辽国覆辙,沦为满清俘虏。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他定然可以在西域创业,甚至有超越耶律大石的机会。当年亡辽之臣也不乏过来投,重整旗鼓指日可待。


       结语
       历史终究没有如果,耶律大石的奇迹也并未给太平天国带来启示。李秀成没有选择西去,他死后太平天国覆灭才不过四年。而耶律大石的西辽国也难逃灭亡命运,最终被铁蹄践踏。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去假设,去构建那些本已成为泡影的美丽蓝图。历史飞逝如白驹,英雄消散如黄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在新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与寻找。
       正如耶律大石初遇困难,几番求援不得,辽国国破家亡,正待他去建设新帝国。而我们也要坚定信念,在阴云密布中仍要寻找曙光,在荆棘路上勇敢前行。如今那些英雄虽已长眠黄泉,却留下无尽智慧。我们就应该从他们不幸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与其悲叹无穷,不如提炼毕生精华。正所谓古人学问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