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自2013年国务院批复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来,郑州航空港区从无到有,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在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表示,郑州航空港区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5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4%。

据孙守刚介绍,郑州航空港区聚焦枢纽、产业和开放。郑州机场已开通全货机国际航线49条,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40强;郑州正在建设中的郑州国际陆港,按照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的目标定位,将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全要素、高能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具备保障中欧班列每年开行万列的能力;郑州航空港站率先开通高铁快运业务,跨境国际公路运输监管TIR(国际公路运输系统)车辆数占全国的70%以上。航空港区初步形成了航空港、高铁港、国际陆港、公路港“四港联动”大枢纽格局。                                                       

2023年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5334亿元,构建起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整机的“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为引领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我们将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万辆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孙守刚说,航空港区已建成种类多、功能全、效率高的口岸体系,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郑综保区绩效评估连续4年保持A类排名,进出口值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前列,去年排名第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