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的 iPhone 5c 体验中,我提到「同时期的 Android 手机不一定能开机」。为了严谨,小雷在写下这句话之前,还专门翻出了自己收藏的另一台 Android 情怀老机并为它充电,发现充电 5 分钟后充电指示灯还没亮起,才得出了「不一定能开机」这个结论。

但问题是,被现代 PD 快充惯坏了的小雷显然忘记了当年「五福一安」时代的煎熬——在不信邪给这台情怀老机充了一晚上电后,这台曾经的安卓旗舰居然真能再次点亮。

所以也就有了今天这个情怀老机评测的第二期——HTC One X。

图片来源:雷科技

HTC One X 作为情怀机,在很多老手机爱好者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发布于 2012 年,这款手机不仅是 HTC 的一款旗舰产品,更是那个时代智能手机设计与技术的巅峰代表之一。

作为 HTC 当时设计的转折点,HTC One X 采用了一体化聚碳酸酯机身手感轻盈且坚固。这种设计语言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与众不同。因对三星 SAMOLED 产能有顾虑,HTC One X 只用上了 4.7 英寸的 Super LCD 2 屏幕,分辨率达到 720P,但在当时的手机市场上绝对是顶尖水准。

拍照功能方面,HTC One X 配备了 800 万像素的后置相机,支持 1080p 全高清录像和 HTC 独家的「零延迟快门」。

那么用 2024 年的眼光来看,这款手机表现如何呢?

Android 四核时代的里程碑

硬件方面,作为 Android 四核处理器时代的开端,HTC One X 内置 NVIDIA Tegra 3 四核处理器,主频为 1.5 GHz,这让它在性能上遥遥领先于同期的竞争对手。1GB RAM 和 32GB 的内部存储空间在当时也足够应对各种应用和多任务处理的需求。

但可惜的是,由于 One X 系统目前最高只提供到 Android 4.2.2 的软件更新,而大多数现代跑分软件的最低系统版本都来到 5.0,所以我们无法从 One X上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性能分数。

图片来源:雷科技

同样因系统的限制,我们也无法在 One X 上安装稍微「现代」一点的游戏——HTC 甚至没有为 One X 内置文件管理器,而当时常用的豌豆荚等 PC 端手机管理器也因种种原因而停止维护。除了内置的 Play 商店外,One X 已经失去了其他安装软件更新的渠道。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如果只看 One X 的系统运行速度的话,One X 虽然慢,但用起来并不卡:从简单的打开应用抽屉到「复杂」的应用间切换,One X 的表现都只是慢——你能从加载速度中感受到这颗 Tegra 3 正在高速运转,但即使我在微信和微博这「两座大山」之间来回切换,One X 依旧没有丝毫中途突然掉帧的情况,堪称「慢而不卡」。

没错,在十年前的 One X 中,HTC 就已经内置了微博、微信等常用 App。很显然,这些 App 因为系统版本太旧,现在已经无法连接上对应的服务器。

翻页时钟引领了手机的潮流

当然了,作为 HTC 手机,HTC One X 迷人的并不仅仅是它的硬件,甚至绝大多数用户对 HTC One X 的硬件都不太了解。相较于「来路不明」的 Tegra 3 处理器,One X 自带的 HTC Sense 4.0 用户界面才是重点。

可能有人对这个 HTC Sense 4.0 不太了解,但作为一个「过来人」,小雷对 HTC Sense 的威名可以说再了解不过了:2010 年前后,几乎所有国产 Android 手机的主屏幕都有一个巨大的翻页时钟挂件。而那些翻页时钟,「致敬」的就是大名鼎鼎的 HTC Sense。

图片来源:雷科技

翻页时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机械翻页时钟,在HTC Sense 1.0 中,HTC 引入了这一设计元素。由于当时的手机系统还以拟物化为主流,HTC 不仅在翻页时钟上保留了完整的阴影效果,甚至在挂件的下方做了模拟的「机械」结构和完整的动画。

因翻页时钟是 HTC 的代表,而HTC 是当时高端 Android 手机的代表,翻页时钟设计迅速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跟进」翻页时钟这一设计风潮,纷纷在自己的用户界面中引入了类似的翻页时钟设计。

例如,小米、华为和 OPPO 等知名国产手机品牌,都在其定制的用户界面中推出了类似的翻页时钟小部件。当然了,这些厂商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借鉴了 HTC 的设计,也在功能性和可定制性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扩展。

此外,翻页时钟的设计也引发了国产手机厂商在用户界面设计上的更多思考和尝试。受翻页时钟的启发,许多国产手机厂商开始加大在用户界面设计上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设计元素,从而升了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那么翻页时钟的美丽,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呢?

事实上,以翻页时钟为代表的拟物化设计元素一直是手机系统界面的主流思想。甚至在 iOS 7 发布后,HTC 都还在想办法将这种复杂的拟物设计和扁平化设计元素结合在一起。毕竟翻页时钟是 HTC 的「祖宗之法」,就连 HTC 的 Windows Phone 也不能免俗地要在主页「钉」一个巨大的时钟。

图片来源:HTC

但可惜的是,当 HTC 还停留在「翻页时钟」这种曾经的辉煌时,手机市场的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属于「翻页时钟」的时代结束了

Apple 在 iOS 7 中彻底抛弃了拟物化设计,转而采用更为简洁和现代的扁平化设计,这一变化引领了整个移动界面设计的潮流,也影响了 Android 阵营的设计风格。谷歌在 Android 5.0 Lollipop 中引入了 Material Design 设计语言,强调扁平化、卡片式布局和丰富的动画效果,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面对这一设计潮流,国产手机厂商迅速跟进,开始在自家系统中引入扁平化设计元素。华为的 EMUI、小米的 MIUI 和魅族的 Flyme 系统纷纷推出更新,以适应新的设计趋势。相比之下,HTC 在这一变化中显得反应迟缓。尽管 HTC Sense 6.0 开始引入扁平化设计元素,但整体设计仍未能彻底摆脱拟物化的影子。

图片来源:雷科技

这种想改变,但又不敢改变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反映在 HTC 的硬件上。

平心而论,HTC 落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设计上的反应迟缓,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市场策略和产品创新上的保守态度。HTC 曾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在面对市场快速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猛烈攻势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创新力。随着三星、华为和小米等厂商不断推出具有创新设计和强大性能的产品,HTC 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此外,HTC 系统与用户脱节的情况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界面的美观性和易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HTC 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变化,导致其产品在用户体验上逐渐落后。相比之下,国产手机厂商不仅在硬件性能上不断提升,还在软件设计上积极创新,以迎合市场需求。

最终,HTC 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曾经引领潮流的翻页时钟也成为历史的回忆。国产手机厂商通过迅速适应设计潮流和积极创新,成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逐渐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力量。而 HTC 则因为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和适应市场变化,逐渐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中的一些品牌也面临类似的挑战。比如某品牌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其在技术创新上的脚步有些放缓。新手机连续三年「破发」暂且不提,就连芯片的性能提升被认为是「挤牙膏」式的改进,以至于要「放下身段」主动降价。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这个快节奏的行业中,每一个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翻页时钟」。从好的方面看,这些产品不仅能够引领市场风潮,还能成为品牌的标志性元素。然而,一旦企业停止创新,甚至只是步伐放缓,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便会迅速被竞争对手蚕食。

HTC 翻页时钟这一设计,在我看来不仅见证着 HTC 的兴衰,同时也是整个手机行业兴衰的缩影。即使在 12 年后的今天,「翻页时钟」还提醒我们,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品牌可以安于现状。

从设计的角度,我很喜欢「翻页时钟」;但从用户的角度,这种「美丽废物」还是少来为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