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中国,除了马云不喜欢钱,应该没有人会拒绝红彤彤的人民币。

甚至,部分人睡觉都在盼着人民币增值,就更谈不上从中“挑刺儿”了……

然而,著名语言学家、《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就曾大胆指出,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那么,这个错别字到底是啥,又错在哪儿呢?

错别字错在哪儿?

原来,郝铭鉴所说的人民币上的错别字,就是第五套人民币中“壹佰圆”的“圆”字。

根据郝铭鉴的解释,《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明确规定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是“角”和“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怎么还能用“圆”来代替“元”呢?这不是明晃晃的不规范吗?

从这个逻辑上来说,郝铭鉴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却不能完全的将“圆”字归纳于错别字的范畴。

毕竟,从印钞行业开始兴起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使用“圆”,怎么到了郝铭鉴嘴里,这个常用字就变成错别字了?未免有些离谱了。

翻开《辞海》,找到“圆”字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圆”字简写作“元”,是中国的货币单位。

而“元”也同“圆”,二者只是外形不同,单说做货币单位使用,是完全相通的。

不仅仅在我国的大陆地区,港澳台等地区的货币当中,“圆”和“元”也可以混用,并无不妥。

再往上追溯,“圆”作为货币单位,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自百年前清朝发布的《币制条例》中我们就能找到明文规定—“中国的国币单位,著即定名圆。”

这也就意味着,“圆”不仅不是错别字,还是中国人民币单位的规范用法

此后,民国时期发行的袁大头也有“银圆”与“银元”通用的现象,在货币范围之内,“元”是“圆”的简写。

其实,以“圆”字作为货币单位,也是有原因的,绝不是随口捏造或是空穴来风。

古时的钱币并不像现在所用的纸币,一个个都是圆圆的形状,像一个流畅的弧圈,有着“圆满”、“周全”等美好的寓意。

比起现在常用的“元”,“圆”字则更能表达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意义颇丰。

只不过在多年历史的演变中,人们习惯性的用简体字来代替原本复杂的“圆”,使其成为了约定俗成的通用字。

除了“圆”—“元”之外,“零丁”—“伶仃”,“糊涂”—“胡涂”等字词也是有依据可查的通用字。

看到这里有人就说了,虽然“圆”通“元”是有历史依据的,但郝铭鉴也说了,《中国人民银行法》有明文规定,还能作假?

若从这个角度来说,“圆”作为货币单位,也有着完备的法律依据。

“错别字”没有错!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就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规定了主币五种、辅币六种的新币面额,并且在同日发行了这套新币,均以“圆”字为货币单位。

后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虽规定以“元”为货币单位,但实际上二字是完全互通的,并没有什么“错别字”一说。

由此可见,所谓的给人民币纠错实在是钻牛角尖的行为,毕竟人民币是国家,是官方发行的货币,会那么不严谨,印一个这么大的错别字在上面,还发行了多年未曾发现,就被郝铭鉴一个人瞅出来了吗?

就在郝铭鉴“咬文嚼字”的同时,也有人表示,一百元人民币上的“壹佰”是错别字,应该用简体字“一百”来表示。说这话的人简直是贻笑大方,因为这不是错别字,而是繁体字……

语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地区、时代、环境来进行改变。这也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流行语、热梗的原因之一。

在近几年,也有出现汉字读音更改的情况,例如,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荨麻疹的“荨”、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都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有所调整。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连读音都会调整改变,我们又何必去纠结两个本意相同,只是字形不同的汉字呢?

郝铭鉴的“纠错”行为也告诉我们,咬文嚼字是好,但千万不能走入死胡同,否则就不是“纠错”,而是闹笑话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