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活动内嵌于经济活动中,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税收活动也在不断的完善,但税收活动并不是被动地适应经济活动,而是对经济活动具有反作用和能动作用。一般而言,符合经济增长的税收活动,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不符合经济增长的税收活动,会使经济活动停滞不前更甚者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


       因此,通过阐释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减税降费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理,更好地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减税降费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理实质上是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在理论层面上是通过税收与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现实层面上,减税降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质上是减税降费对经济增长动态过程、结果和前景纵向面的影响,而经济高质量增长又是经济发展纵向面来反映的,故而通过经济增长动态过程、结果和前景这一中间问题展开分析减税降费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理。下面,将通过两方面具体分析减税降费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理。
       一、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影响经济增长
       我们认为社会中的经济活动可以由家庭、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四个部门组成。生产要素的拥有者通过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进行消费,没有进行消费的收入存入资本市场以此获得收益;企业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销售其产出的商品,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借贷更多的资本进行投资扩大企业规模;


       若政府部门存在,家庭和企业获得收入后,需要向政府缴纳税收,政府收到税收之后会用于政府支出,家庭和企业的剩余部分为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最后引入国外部门,引入国外部门后,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将商品买入或卖出以此获得资金的帮助。
       二、减税降费政策通过总供给影响经济增长
       税收不仅可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来影响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税收作用于社会总供给来影响经济增长,主要是税收通过对生产要素供求的影响来对社会总供给发生作用。因此,通过对税收产生的两种效应,即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减税降费是如何作用于总供给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税收对购买力的变化造成纳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的选择消费束的变化。通常情况下,税收的收入效应是不会改变社会的效率的,它只是作为资源转移的一种手段,即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将纳税人手中的资源转移到政府手中,通过政府支出转移到社会中,提高社会福利。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通过征税改变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导致纳税主体在进行商品选择时出现的不同的决策行为。通过税收的两种效应进一步分析税收是如何作用于生产要素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导致经济增长。


       首先,在资本方面,减税使企业税后利润增加,实质上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导致企业得资金增加,因此将有更多的自有资金可以进行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此外,降低利息也是减税的一部分,降低利息将直接导致储蓄率的增加,人们将钱储蓄起来以此获得更高的收益,减少了其他用途的消费,这就是税收的替代效应。通过降低利率可以刺激储蓄的增加,而储蓄又是投资的源泉,因此储蓄的增加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在劳动方面,减税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劳动者的消费,增强了劳动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劳动的替代效应是,通过减税使得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人们不愿意放弃劳动选择闲暇,因此人们则更愿意通过劳动赚取收入,即通过税收的两种效应刺激经济增长。


       最后,在技术和生产率方面,各个企业部分在社会生产中存在因技术壁垒导致生产效率不同的情况频繁出现,税收作为资源转移的一种手段,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将促使社会资源可以更好的地在市场中流动,以到达资源的合理流动,即资源从低效部门转移到高效部门上,提高了社会总效用的同时促进了生产率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
       三、减税降费政策通过社会保险缴费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保险缴费实质是一项社会政策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可以维持和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可以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作为劳动力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优劣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直接影响,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劳动者的经济状况和医疗条件是比较重要的因素,而社会保险缴费则能在这两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当劳动者遇到生、老、病、伤、失业等情况时,其收入收到威胁,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提高劳动者的营养水平上,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变差。如若此时劳动者在遭遇意外经济事故时得到了社会保障补贴,他们就不会因为工作收入的中断或损失陷入贫困,其正常的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将得以保持。
       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补贴将有助于劳动者早日恢复健康,重新恢复工作能力,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劳动中去。其次,社会保险缴费有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我们知道,经济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要实现快速的发展,就离不开市场机制。


       因为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才实现经济的高效率,而经济效率的关键在于生产率的效率,当生产率的效率得以提升时,社会的经济效率也将会得到提升,而生产率的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分配,通过资源的分配,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新了技术,丰富了创新。
       但是,由于市场收入分配机制存在缺陷,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其中收入低的人群、不适合参加工作的老弱病残以及丧失劳动力的人群没有收入得不到保障,就会促使社会中不稳定因素提升,更甚可能造成社会混乱。因此,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收入分配进行干预与纠正,促进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收入再分配,帮助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促使全社会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可以帮助老弱病残等成员的基本生活,也可以增进社会的安定,使经济增长获得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经济增长筹集资金,在社会保障基金仍有盈余时,可以作为政府的储蓄,从而形成投资,产生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