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庆余年》第一季开播。

开播即为神剧,创2019年度爆款。

在《庆余年2》的招商图中,写了第一季的播放量达到了160亿+

五年后,2024年5月16号,第二季的《庆余年》开播,创开播首日历史最高热度值,高达32906。

对比大爆的《长相思》,第一季的峰值是33000。

《庆余年2》开播即是《长相思》的最高峰,可见《庆余年》的热度有多高。

但是一打开《庆余年2》,弹幕除了等了五年的期待之外,还有满屏失落,以及吐槽“不好看”,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庆余年》第一季的老粉,看完第二季前五集,写一下对比观感。

一,节奏拖沓

第二季明显的节奏拖沓,进入主线剧情太慢。

前面围绕着主角“范闲假死”,展开一系列背景交代。这些背景事关各方利益纠葛,以及各方背后势力的“局中局”、“戏中戏”,观感比较枯燥。

一开始就下大棋,缺乏让人产生兴趣的线索,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首先我们大家都默认主角范闲死不了,只是不知道他该如何让自己避险。这一步一般简单交待个一两集就不得了了,但是这个“假死”、“真死”的剧情用了五集的笔墨来描写(甚至感觉后面还要铺垫)。

虽然知道范闲是主角,但是一切各方都以范闲为中心,就有一点缺乏挑战感和目标感。

总之一句话,“真死”、“假死”都是主角说了算,那么就希望编剧可以在自证真伪这方面少点笔墨,否则会让观众感觉被当成傻子对待。

二、娱乐化倾向明显

第二季明显比第一季少了剧情构思上的厚重感,更加娱乐化和轻喜剧化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小品,而不是一整部构思完善的电视剧。

可能是第一季收视爆棚,第二季有了明显的讨好观众的倾向。(二皇子麦麸和抖机灵环节增多,就连二皇子和范闲也在努力组cp)

三、逻辑不够严谨

主角双标。

比如范闲假装此刻,用轻功三下两下就飞进皇宫,并且还能让一群侍卫不敢动他,愣是把侍卫当做了跑腿的,帮他喊相熟的公公过来。

公公明知道皇帝要杀他,还能帮忙掩护,当做这件事什么都没发生。原先范闲就是想用特权找公公,让公公替他通传,面见皇帝。

一个已经犯了欺君之罪的人,宫内这么多内应帮他,范闲这活得不比皇帝爽?皇帝还要日理万机的。他这想去哪去哪,想见谁见谁。

这里就双标的很了,范闲这里利用特权,回头查抱月楼的时候,又对其他人的利用特权嫉恶如仇。

另外,范闲利用轻功就连皇宫都能进,后面进个抱月楼还费那么大力气?如果只是想进去查看一下滕子京妻女,那么直接飞到屋顶蹲守一下,不也可以的?

四、表演浮夸

除了陈道明、吴刚等老戏骨演技在线,表现得很有松弛感之外,年轻一代的演员都表现得有些浮夸和用力。

对比第一季来看,演员都比较有松弛感,所以看起来更有代入感一点。第二季的表演痕迹太重,让人一看就是他们在表演。另外“戏中戏”情节也过多,这样情节多了之后,容易缺乏真实感,加上演员表演用力,就会给人一种都是在表演,难以沉浸式观剧的感觉。

珠玉在前,一般第一季热度和口碑都很好的剧,对于第二季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目前仅播出几集,期待后续精彩剧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