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金庸笔下的武侠故事为何能成为经典,那些故事优秀的原因固然有很多,笔者未必能一一列举,但其中一大优点无疑是他能够将配角也塑造得格外惹眼。 比如《天龙八部》中那短暂登场的扫地僧,他的出现看似“机械降神”,但细品之下,少林派不就该有这么一位佛法精深的高人能普度众生吗?

(周伯通剧照)又如《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衫女子,她的出现惊艳了武林,不仅为当时的困局解围,也勾起了读者对“神雕侠侣”杨过夫妇无限回忆。 还有就是“双雕”中都有登场的周伯通了,比起那些昙花一现的角色而言,周伯通的戏份要多得多,而这个角色最特殊的一点在于他在《神雕侠侣》书末的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居然力压两位主角夺得“五绝之首”的称号,他真比两位主角强吗? 一、一团和气的第三次论剑 根据周伯通的说法,当年的第一次华山论剑那是相当激烈。 原著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黄药师剧照)当年的五绝为了争那“天下第一”的名号是在寒冬腊月的华山之巅鏖战了七天七夜,那种情况常人要活七天七夜怕是都难,这七人居然还要开打,可想而知他们对那“天下第一”的虚名有多执着。 然而到了第三次华山论剑,群雄直接不打了,此时立足华山之巅的这些个高手不是要不是师徒,要不是朋友,还有郭靖一家占据了大头,所以的确是没有开打的必要。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郭靖和杨过顺利跻身五绝之一,而周伯通则成为五绝之首。 不过尽管这次群雄没有动手,也不能说周伯通那天下第一的位置没有含金量,因为群雄对彼此实力都有所了解,周伯通能夺得那“中顽童”的称号一定有他的道理,可那“道理”具体是什么? 二、周伯通与郭靖的差距 周伯通与郭靖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当年他受困于桃花岛上之时邂逅了郭靖,那时就传了郭靖武功,并与郭靖结拜,所以两人的武功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 比如周伯通所用有空明拳、左右互搏、九阴真经,而郭靖也学了这几招。 相对于周伯通而言,郭靖身上还有早年间江南七怪传授的「降魔杖法」、「空手夺白刃」、「空空拳」、「分筋错骨手」、「金龙鞭法」、「南山刀法」、「南山掌法」、「开山掌法」、「角牴之术」、「呼延枪法」、「越女剑法」等神功,尽管这些武功算不上精妙,却也能在特定是时候发挥奇效。 郭靖最常用的武功莫过于“北丐”洪七公传授的降龙十八掌,这掌法刚猛无比,世间的确是没有几门武功能与之媲美。

(郭靖、杨过剧照)如此看来,郭靖的武功配置反倒是优于周伯通了?配置归配置,强大与否又是另一码事了。 根据金庸武侠体系的设定,学武功的人是比不上创武功的人的,这一点在连载版《神雕侠侣》中就借杨过视角提及过。 原著道:“我何不综取各派所长,自成一家?天下任何武功,均是由人所创,别人既然创得,我难道就创不得?”他想到此处,眼前顿现大光明。须知练武与治学、技艺、创业,道理并无二致,若是依旁人门户,最高也只能到达中上的境地,一味抄袭模仿,终是难有大成。杨过理会到了这点,这才起始自二流手进入第一流之境。” 自创武功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天赋更高,也在于习武之人对自创武功的掌握程度自然是要比继承武功的人更高的。 而杨过也有自创黯然销魂掌之举,唯有郭靖没有自创神功之举,郭靖自然是比周伯通差了一筹。 三、周伯通与杨过的差距 既然同样都有自创神功之举,周伯通又如何能力压杨过成为五绝之首呢?杨过哪儿不如他?要笔者说,杨过比周伯通只差了半筹。 杨过比周伯通差的那半筹其实很明显,那就是救世济人的胸怀。 杨过在与小龙女分别的十六年间行侠仗义,结交了不少武林豪杰,被世人称为“神雕大侠”,他自然是有救世济人的胸怀的,但书末他的退隐之举便足以证明他在十六年间说是行侠仗义,倒不如说是“行善积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十六年后能与小龙女重逢。

(杨过剧照)杨过本来是个行事风格略带邪气的人,他其实没有郭靖那种心怀天下责任感,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书末才会与小龙女选择退隐,而没有继续帮郭靖守城。 还有他创出的“黯然销魂掌”也是一门凭阴暗情绪所控的武功,整体而言,杨过的心性是不如周郭二人的。 周伯通固然也玩世不恭,但当年向郭靖说出“要有救世济人的胸怀才能成为顶尖高手”这话的人就是周伯通。 原著道:“这道理本来明白不过,可是我总想不通。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当时我听了不信,心想学武自管学武,那是拳脚兵刃上的功夫,跟气度识见又有什么干系?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

(一灯大师剧照)当他与瑛姑、一灯大师化解了当年的误会之后,他更有担当了,到襄阳大战他不顾一切的奋勇杀敌,此时的他已然成了那侠之大者,只是他心中并无名利,自己没感受到这番变化罢了。 所以尽管杨过与周伯通一样有自创神功之举,却是在胸怀上差了周伯通半筹。 如此看来,周伯通能夺得那天下第一的名号是实至名归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