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404年,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进入南京城而结束,建文帝葬身火海。朱棣登基为帝后,大封参与靖难有功的群臣。其中,丘福以战功最浩大而位列首位,被封为“淇国公”,授予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师等职,地位崇高无比。
       丘福是一个出身草莽的小卒,本不过是跟随燕王左右。但他却在这场动乱中,迅速崛起成为明朝第一功臣。然而,当他功成名就之时,却在出征蒙古的战场上覆灭,惨遭全家遣送海南。他就是丘福。那么,这位靖难第一功臣,为何会落得这等下场?


       一个小卒如何成为第一功臣
       丘福生于洪武十三年,出身普通士卒。留守北平时的燕王世袭藩王职位,鹰犬之任,防守北疆。丘福便跟随燕王左右,担任护卫。这本是一条平淡无奇的人生道路,但机缘巧合下,丘福一跃成为明朝第一功臣。
       1399年,建文帝继位,密谋削藩。此举威胁燕王朱棣,使他决心起兵。丘福跟随北伐,此时尚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默默无闻。起初的北伐并不顺利,几经败绩,直到白河之战大破南军,局面才为燕军所转。


       丘福此战也立下首功,率先登上真定城墙,擒拿南军守将,为此战功第一。此后,他又以奋勇善战扬名。如灵璧之战率先登城,大破守军,使南军遭遇最惨败一次。更有白沟之战大破南军主力,种种战功使他成为靖难之役的头号功臣。
       1402年南京城破,朱棣即位为帝。众功臣中,丘福因战功卓著,朝会时列位最前。所有功臣中,仅他与长子朱能排名最前。可见地位无比崇高,让一个普通小卒至此,实为侥幸。但这也与他本人英勇善战分不开。


       辅佐太子与征讨蒙古
       自此开始,丘福在朝中屡建奇功。1408年,朱棣定立皇太子。丘福曾建议立次子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此子善于用兵,深得朱棣宠信。丘福于战场上与朱高煦感情深厚,故有此建议。但此言未被采纳,丘福亦无怨言。朱棣更未因此产生疑虑。
       8年后于1610年,朱棣选丘福等臣辅佐皇太孙朱瞻基,加太子太师衔,以示宠信。时皇太孙仅十四岁,正需谨慎老臣辅导。丘福权倾朝野,地位更加顶峰。曾经默默无闻的草莽小卒,一跃成为明朝实质第二号人物。


       但好景不长,他终于还是遭遇了覆灭的命运。就在同年,蒙古部杀了大明的使者,示威朝廷。朱棣大怒,欲征讨。十万大军很快编成。他本想亲征,但朝政繁重难脱身。无奈之下,只得派遣丘福为总兵官,率大军深入蒙古腹地。或许,他也想藉老臣再立一功。
       谁知丘福轻敌冒进,不听劝阻,竟在胪朐河被围歼。消息一传回,朱棣震怒。丘福作为大将,竟然惨败蒙军,有损大明声威。一时之间,竟然损失十万大军,实在大忌。于是决定严惩丘福,削其世袭罔替爵位,全家尽数遣送海南,永不得返。


       “昏老”覆灭靖难功臣
       这样一个攀登至功臣之巅的小卒,为何迅速跌入万丈深渊?其失败原因到底在哪?时丘福已年近67岁,可谓老迈。他自视甚高,不将敌军放眼内。全军深入却无防备,正遭重兵围攻。虽有参谋劝阻,但丘福仍我行我素。他自负有朱棣亲自督师,必无大碍。而那些劝告在他眼里,不过是些无名小卒,哪里懂大局?
       然而,本不该如此。先前出征前,朱棣多次告诫丘福,切不可轻敌。更派了谨慎老将如王聪、李远等人同行,防止其蛮干。丘福若稍安毋躁,礼遇参谋,处理得宜,定可取胜。


       只因当时已是老迈体衰之年,又长期功高震主,自负无人能敌。来征蒙古一事,他视为儿戏。统领大军于他也不稀奇,早已司空见惯。故而疏于准备,更不将敌人放眼里。以至小小的蒙古军竟将十万大军围歼。如此轻敌、大意,失职至极。
       再且,丘福素习轻敌,是有其根源的。他本是出身草莽小卒,若非倚仗燕王靖难之役崛起,本无任何根基。数年前征战,皆因敌我悬殊,全凭运气取胜。渐渐便形成自负功高的性格。导致这次在胪朐河大败,实属自作自受。


       朱棣方才震怒,斩夺其封爵。这等严刑,亦谓他咎由自取。只可惜他的妻子儿女,也成了替罪羔羊,被牵连遭遣。总之,丘福被流放之事,原因在于轻敌军事,加之年老迟钝。再加上自负盲目,不知折节。
       一时昏庸大败,辜负皇上信任,实属活该。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功臣,竟无以谢天年,反被夺爵遣家,也算人生大起大落一次。其覆灭之速,真所谓“骄不可长,福不可常”。其例警世,亦足资后人戒鉴。


       结语
       丘福的人生轨迹,可谓奇迹般的跌宕起伏。他从一个小小的护卫卒子,一步步杀敌立功,最终竟然成为第一功臣,权倾朝野。这样的仕途传奇,可遇不可求。
       然而好景不长,最后还是在胪朐河败给了自负与老迈。其他老将遇险可以化整为零,侥幸脱身,但他身为主帅却必须殉职。和他一起被俘杀的,还有两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同为朝廷栋梁。这无疑是朱棣的一大损失。


       但丘福的覆灭却是自作自受。如果当初他稍加谦逊,少些固执己见,或许这场惨剧还可避免。人在盛年,往往目空一切。等老境来时,才明白当初的不可一世,全是虚妄。
       大抵在功成名就后,能保得始终谦逊,方是大智慧。丘福不幸没看清这点,才有了最后结局。然则天道循环,命运之轮转得飞快。我们每个人都难免经历这样那样的起起伏伏。谦逊处世,记取教训,方可始终走在顺境之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