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是个怎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看来,或许郭襄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张三丰眼中的郭襄始终是那个明慧动人的少女,杨过眼中的她是个率真可爱的小妹妹,郭芙眼中的她是个总爱给自己惹是生非的妹子,郭靖夫妇眼中的她又该是怎样?

(郭襄剧照) 至少在不少读者看来,郭襄作为一个女儿是有些不孝的,毕竟身为郭靖、黄蓉的女儿,她没有像弟弟郭破虏那般与父母一同镇守襄阳,而是选择游山玩水,去寻找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甚至还是个已有家室的男人,着实是不应该,最终在郭靖夫妇战死时,她都没能再见父母一面,可这事就全赖郭襄吗?还真不一定。 一、天涯思君不可忘,郭襄寻杨过 当年小龙女不辞而别,只刻下了十六年之约的遗言,要让一个人等自己十六年谈何容易?杨过做到了,十六年后,他不见小龙女归来,于是纵深跳下绝情深谷,好在二人在谷底重逢。 杨过等小龙女十六年已是不易,但从书中设定来看,郭襄是自十六岁那年爱上杨过就再没忘记这位大哥哥,他后来苦寻杨过直至四十岁那年才大彻大悟,等于说她是足足寻了杨过二十四年,可见他杨过的确是痴情。

(杨过剧照) 而在旁人看来,她对杨过越是痴情,就显得对父母越是绝情,因为郭靖夫妇战死时,她却不在襄阳,你看她在哪儿? 原著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从字面意思来看,郭襄此举着实是有些荒唐,毕竟襄阳战事告急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她身为郭靖之女,又如何能不知晓这一点?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她还有心在外游历寻找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着实是无脑又可恶,可郭襄真是表面这么无脑吗?还真不一定。 二、倚天长剑飞寒铓,郭靖托重任 多数人只注意到了“郭襄不在襄阳”这个点,其实书中并未明确郭襄在外游历纯粹是为了寻找杨过,或许她是在身兼某项任务的时候顺带寻找杨过呢? 比如她身在西川,不过是正在前往西域的路上,目的是为了去西域寻找火器对抗元军,因为《倚天屠龙记》中的峨眉派就有“霹雳雷火弹”这种暗器,若用于守城,自然是不错的,这是一种可能。 而且郭襄若如此不靠谱,那郭靖夫妇又如何会将倚天剑传给她?书中明确提到了一个事实,郭靖夫妇和郭破虏死后,郭襄可是一直在苦寻屠龙刀的。

(郭芙剧照) 原著道:“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后人只知屠龙宝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剑可与匹敌,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谁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虏青年殉国,没有传人,是以刀剑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师传了下来。她老人家生前曾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始终没成功,逝世之时,将这秘密传给了我恩师风陵师太。” 所以从这里来看,郭襄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她不在襄阳一定有原因,不过即便再退一步说,就算郭襄没任务在身,她就是要寻找杨过,其实也是说得通的,问题就出在她父母身上。 三、威震天下教无方,被伤透的心 郭靖与黄蓉其实都算得上是“侠之大者”,他们一生为国为民,最终以身殉城,着实令人尊敬,不过作为父母,他们未必是合格的。 他们的三个子女中,郭芙就被教废了,她刁蛮任性,不明事理,毫无大侠之后的风范。

(郭靖剧照) 或许正因为他们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放纵才让郭芙成了那副刁蛮任性的模样,于是又把另一套教育方式放在了郭襄身上,结果他们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只懂责骂,却不教郭襄该如何改正。 她与杨过一同插手周伯通与瑛姑之事时就提到过这么一段话。 原著道:“我跟你说,我做了错事,爹爹妈妈问起,我从不隐瞒,给爹妈责骂一场,也就完了。否则撒个谎儿骗了过去,自己后来反憋得难过。这一次我悄悄出来,爹妈知道了定要生气,可是已经出来了,我也不会瞒着不说。” 周伯通和杨过都该知道,郭襄的叛逆无疑是他父母教育方式所致。

(黄蓉剧照) 郭襄的确是总爱闯祸,她自己也深知这一点,而她似乎也已经找到了应对父母的方法,那就是大方承认错误,然后挨一顿骂就行了,事实上郭靖夫妇也的确是这样,责骂多过耐心的教育,只懂骂,不教如何改,那孩子如何会变得更好? 事实上从书中情节也不难看出一个事实,郭靖夫妇对郭芙的偏爱更多,对郭襄则更为严厉一些,而郭襄又遇上了一个无比关心自己的杨过,她如何能不对这男子动心? 所以郭襄成为后来的样子,郭靖夫妇责任自己也有责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