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从2023年3月,京东选择回归零售本质,重拾低价策略,开始聚焦低价。

5月16日晚,京东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报,低价策略一年之后,公司第一季度净营收为2600亿元,同比增长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7.2%。

在推出百亿补贴、9块9包邮、下调自营免邮门槛至59元、将“仅退款”服务扩大到第三方商家等一系列低价补贴措施的情况下,京东不仅获得了GMV和收入均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消费者订单量和购物频率增加,公司毛利率也同比增长了约0.5%。

第一季度京东净营收同比增长7%

分业务来看,今年第一季度,京东零售收入2268.35亿元,同比增长6.8%;京东物流收入421.37亿元,同比增长14.7%;新业务48.7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分部间抵消137.93亿元。

京东商品收入中,日百品类在上季度的基础上恢复快速增长达到852.96亿元,收入同比增速达到8.6%。3C商品的收入为1232.12亿元,同比增加5.3%。服务收入达到515亿元,同比增长8.8%。京东物流经调整后净利润为6.6亿元,核心利润指标均达到上市以来一季度最好水平。

在财报中,京东表示,第一季度公司各项用户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加速增长,用户的购物频次、NPS(净推荐值)和低线城市用户数量都在显著提升。

从2023年3月,从重仓“百亿补贴”京东开始聚焦低价,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也表示:“我们看到各业务已经取得切实的成果,尤其是我们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带来一季度活跃用户数和用户参与度的强劲增长。”

低价策略换来更多消费者下单

最初京东聚焦低价策略,降低商家佣金时,市场曾担心价格战以及大额的补贴,会拖累京东的盈利水平。但聚焦低价之后带来用户购买频次的增加、订单量的增大,反而推动了京东业绩的增长。

以降低包邮门槛以及免费上门退换为例,2016年以来,京东自营包邮门槛一直维持在99元,去年8月23日起,京东自营包邮门槛已降至59元。京东PLUS会员享受无限包邮权益,也不再需要运费券。

随后,京东在第三方商品实现90%包邮的基础上,对其余第三方商品普及最高满59元包邮。同时,京东扩大了第三方商家商品“免费上门退换”以及“大件运费险”服务的覆盖比例。

服务提升投入之下,换来了日百品类销售增速的加快,第一季度日百类收入8.6%的增速,创下了两年以来的新高。许冉在财报会上透露,在用户基础和购物频率不断扩大的推动下,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小额订单量的增长继续显著加速,也反映出价格敏感的客户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低线城市用户的订单量和购物频率继续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增速快于总用户增速。

平台上订单以及成交额的增加,也部分抵消了低价策略投入对业绩的影响。财报发布前夕,京东曾发布指引,零售业务经营利润可能下滑16%,但最终财报数据,零售业务的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98亿元降低到了93亿元,下降幅度约为5%,而营收和费用支出与预期未变,这导致毛利率同比反而增长了0.5%。

第三方商家GMV终将超过自营

低价策略推动了业绩正向变动,许冉也表示,将在持续坚持低价策略的同时,加大对第三方商家生态的培育。时下,第三方商家对京东而言,不仅承担着补足商超百货之外的非标准化产品供给,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京东补足更多的低价商品。

“截至一季度末,京东POP的活跃商家数已突破百万,而且三方商品的订单量和用户数都在大幅提升。”许冉在电话会议上说。但她也承认,相比于竞争对手,京东在三方商品上的供给仍处于劣势,未来几个季度,第三方商家的数据仍是拓规模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目前百亿补贴等销售低价商品的机会也更多给了第三方商家,对于愿意参加百亿补贴的商家,京东也给予了幅度可观的佣金返点。

根据高盛等机构数据,参加京东百亿补贴的第三方商品数量,占比已经从去年初的60%提升到今年的80%。

即将到来的京东6·18,京东再度调整内部权重分配,给予第三方商家更多展示机会,部分类目甚至给予第三方商家高达70%的权重倾向,这也让更多的第三方商家能与自营商品站在更平等的竞争舞台上。

虽然商家生态的活跃,尚未给京东带来明显的收入提升,甚至对于第三方下商家的投入,造成了京东广告、佣金收入的增长的疲软,但京东管理层认为,第三方商家销售收入的提升,是京东长期GMV和利润持续提升的重要增长驱动力之一,京东短期内不会把货币化率作为衡量对第三方商家投入的核心目标。

“伴随平台生态的逐步完善,长期来看第三方商家的订单量和GMV占比都将超过自营,这也将是用户自然选择的结果。”许冉说。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