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亚大陆的共同体,不管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贸易,还是宗教文化传播带来的激情碰撞,中国和欧洲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错过工业革命发展列车的中国,长久以来一直以积贫积弱的形象让欧洲不再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反而因发展的滞后让中国成为了欧洲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趋之若鹜的肥肉。冷战之后,在远东悄然和平崛起的古老国家再一次进入欧洲各国视野。

对于如何与这个新崛起的国家打交道,欧洲各国普遍都怀着复杂心态在一步步试探。在中美摩擦日益升级的新形势下,选中亦或者是选美,欧洲各国如何押宝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一道摇摆不定的单选题。

特朗普政府的威逼利诱,使得大部分欧洲国家不得不把美国放在了自己的答题框里。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演变,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正在悄然衰落,德国学者表示:显然在这场中美博弈中,作为押题人的欧洲低估了中国的博弈力量,而高估了美国的能力。

一、用双赢改变游戏规则的中国

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畅销书作家弗兰克·泽林称,由西方制定的世界游戏规则,因全球平等世纪的开始,即将被改变。中国从被征服转而变成了争当话语权的角色。

不同于宣扬“美国第一”的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单边主义,北京一直以合作共赢的形象示人,“双赢”成为了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主基调。近年来,中欧往来更为紧密,11~16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由17列增加到1702列,年均增长151%。

以中欧之列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让中国带给欧洲的不仅仅是手机、电脑及衣帽等普通商品,来自于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也在源源不断的流向欧洲,新时期的通商带给中欧的是前所未有的活跃和契机。

而欧美之间贸易氛围就充满了不和谐的火药味,20年6月24日,多个欧洲主要股指跌幅超过3%,美股三大指数均跌逾2%,道指跌逾700点,欧美股市集体重挫,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将对欧美及英国征收的价值31亿美元的新关税。

由此可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打造的双赢模式,必然会打破现有的陈旧局面,双赢必然会战胜单边。就像中国一直倡导的,合作才能共赢,共赢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实现全人类的百年大计,何为大国风范,这里或许已经表现得显而易见了。

二、发挥重要角色的中国

相比于百年前的落后,现今中国完备且高效的工业体系让欧洲刮目相看,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工业体系真正发挥了战略作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据德国新闻电视台作者堤亚娜·迪特梅尔表示,疫情期间,欧洲各国累计从中国采购了不低于30亿欧元的防疫、抗疫物资。

随着中国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方面研发脚步逐步的加快,中国在此次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无可取代,也由此可见中国科技研发力量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在中美贸易战中,尽管美国一再要求欧洲严格限制对华技术输出,特别是下大力气勒半导体领域的“脖子”,但随着中国国内对研发资金以及人才的持续大幅度投入,打破技术壁垒也指日可待,技术上可供美欧占领的“高地”也在逐步减少。

信息不对称、技术封锁的时代正在悄然过去。如果我们绘制一幅地图和数据,中国生产的产品将会占有各大州的区域,中国输出的电力技术将会占据欧美国家的绝大部分区域。在各行各业中,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要素。

冲出岛链和歧视的中国,正在以自己宽容、大方的成熟姿态面对世界,那欧洲又将用什么姿态面对世界呢?

三、衰弱欧洲的挣扎
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彻底击碎了欧洲高傲的头颅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从年初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的国内疫情崩溃,到法国因封锁政策导致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欧洲已经陷入困境无法自拔,也使得大部分欧洲民众看清了自身难保的这样一个现实情况。

二战结束后,英法两国纷纷为自己的绥靖政策买单,失去了海洋霸主地位和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一旁的德意志帝国也要被拆解得只零破碎。美苏冷战期间,处于前线的欧洲,更是充当了两国的缓冲区域。

原本以为随着苏联的解体,即将迎来曙光的欧洲,却又突然醒悟自己早已沦为美国的掌中玩物。

欧洲衰弱的原因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实力的锐减、各国国内政策落后以及旧日美梦带来的优越感,尽管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曾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马岛从阿根廷手里夺了过来。

但这场局部战争并未给大英帝国带来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好处,反而使得英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几十年后,它也脱离了欧盟的怀抱,选择抱紧大洋彼岸盟友的大腿。由此可见,欧洲的衰弱是多方面原因的,衰弱的结果是必然的。

四、试探还是窥视?
今年9月捷克外长串访台湾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在北京施压之下,捷克外长在高声叫嚷着要为台湾谋利益,刷了一波存在感后,灰溜溜的回到了国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外长同志又换了副面孔,令蔡英文政府深感气愤。

捷克外长的串访只是欧洲不断试探中国的一个缩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历来不会放弃利用香港攻击北京的机会。试探很好的说明了欧洲自身的不自信和对崛起中国的防备心理,相比于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日本,欧洲特别是英法两国,用实实在在的动作,证明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自卑。

试探得过度就是窥视,近年来,欧洲习惯于拿着放大镜窥视中国,寄希望于能从中找到一丁点不利于中国的声音。这种心态的出现,也恰好印证了欧洲对中国的低估和轻视,一边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一边忽视别人的进步,这或许也是欧洲现在状态的最佳诠释。

从另一方面而言,一些欧洲国家则处于观望状态,利用捷克这样的出头鸟能让这些国家明白哪边更值得站队,这个相对于更为聪明的做法使得他们在中美博弈期间始终缩着脖子,希望当一个能做对选择题的骑墙派。

捷克

五、被高估的美国

就像美国人骨子里不愿意承认老人这个角色一样,美国也深怕会落到老无所依的地步。进21世纪后,世界格局的改变使得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本以美元结算为体系的世界经济格局,因为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

特别是中国倡导的政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世界经济也不再是围绕着美国旋转。

在军事领域,连年的海外战争,确实让国内的军火商赚得盆满体钵,但还在驻军及军事基地的开支让原本外债累累的美国政府苦不堪言,更何况最大的债主还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威胁——中国。

从奥巴马提倡的重返亚太,到特朗普提出的美国第一,都是无时不刻在宣扬美国的世界霸主影响力,然而俗话说得好,越是缺什么越是炫耀什么,从美国盟友对美国的摇摆态度可以看出,至少在太平洋地区美国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随着交通的便利,世界多元化格局是必然的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妄图推行单边主义都是会走进死胡同,世界上不会有永远的霸主,更不会有永远的国王,美国的角色或许也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

六、对立还是合作?

论逻辑学,西方显然显得更为自信,到论到博弈和计谋,明显中国人更胜一筹。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所决定的,特别想王明阳的心学大行其道之后,知行合一让中国人在对阵博弈上又找到了更高深的技巧。

对外方面,中国持有着外汇储备的经济杠杆,可以有实力应付金融危机的来临,对内有极强的消费能力及国内生产能力,足以保证国内稳定。中国人讲究平衡之术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相比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宏观调控能力能使得市场经济更加平稳有序。

市场的关键在于健康,商业的精髓在于盈利,套用中国一句俗语:和气生财。欧洲和中国之间,有着更多很具体的利益需求,中国有足够多的实力保护自己,也有足够强的力量来和欧洲合作共赢。

七、欧洲的选择何去何从?

被贴上老迈字样的欧洲各国,已无法再像百年前一样用坚船利炮影响着世纪格局,已没法再用殖民地为自己累积资本。

随着中美摩擦的不断升级,意味着中美之间已经无限接近修昔底德陷阱,远在太平洋地区的风起云涌,也让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感到惶惶不安,然而欧洲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及对美国盟友的信任,仍然选择的是抱紧美国大腿。

但特朗普政府所奉行单边主义很大几率会将义无反顾充当马前卒的欧洲作为弃子,令大多数欧洲民众感到不安的是,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很多欧洲国家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深渊无法自拔。

相比于美国,作为平等合作的倡议者,中国始终对欧亚大路上的伙伴伸出的是合作的双手。

或许欧洲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选美”眼光,重新看待这个即将改变的世界,历史终将会证明,低估高手会败得很惨,高估猪队友会输的很难堪,投机者不会赢得最后大奖,骑墙派永远不能挥舞胜利的旗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