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很多小孩子来说,平时最大的娱乐活动不是打篮球,滑冰,玩滑板等运动,而是沉迷于手机游戏,不仅给自己的视力带来很坏的影响,而且还莫名其妙地花掉了很多的钱来进行充值。
       以往经常能看到小孩子玩家长手机,导致里面十几万的存款被挥霍一空,如今很多游戏公司为了防止小孩玩游戏,进行了人脸识别技术。但是仍然挡不住一些熊孩子,骗着老人进行人脸识别,来完成玩手机不受限制的套路。
       我是“正哥看生活”,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近日,广西贵港一位熊孩子,就骗着自己的爷爷站在楼道里,拿着手机让爷爷进行人脸识别。然后小男孩一边垫着脚,一边把手机举在爷爷的脸前面,口里指挥着爷爷说:“继续眨,眨眼睛!”
       而爷爷为了不让孙子生气,也只得乖乖地听从小男孩的话,在小男孩的指挥之下,对着手机屏幕进行人脸识别。等手机完成了人脸识别之后,小男孩才高兴地喊着:“好了,好了!”然后一溜烟跑到家里去玩游戏了。


       而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却觉得触目惊心,之所以会有很多的小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说到底还是家长把小孩惯得,一些老人还很配合孙子孙女们的人脸识别,导致一些熊孩子得逞之后,从而突破底线盗刷家长银行卡的行为。
       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小孩子玩手机,好像没有什么损失,只要孩子开心自己就开心,也就难得配合一下对方来个人脸识别。
       关键还是在于小孩可以自由使用家长的手机,并且在不法分子的“指导”下,让小孩修改微信、支付宝支付密码,从而造成银行卡存款被骗。


       一些骗子在成功指挥小孩把银行卡密码修改之后,把家长的存款盗窃一空,还骗着小孩子把聊天记录进行删除,以此来躲避警方的查询。而当家长发现银行卡被盗之后,早已经不知道对方跑哪了。所以,对小孩子拿大人手机玩游戏,骗家长进行人脸识别一定要当心。
       山西大同一位网友称:有些手机游戏未成年人不能玩,所以才让大人进行人脸识别,我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河北沧州一位网友称:一会儿银行卡里没钱了,才马后炮报警哭穷了。既然是不适合未成年人玩的游戏,为什么家长要配合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其实,从视频当中看到该名小男孩也就顶多六七岁的年纪,拿着大人的手机玩游戏很容易被骗子盯上,在对方的指挥下骗大人进行人脸识别,来完成银行卡的盗刷行为。如果家长操心一点,根本就不应该娇惯这种熊孩子,一巴掌上去让他哭一会儿就好了。
       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任何一款游戏都不可能是免费的,从一开始的诱骗试玩,到后来一级一级的充值升级,目的就是为了对方充钱。如果是小孩子的游戏,根本就不会进行人脸识别,也自然不会让小孩子进行人民币充值了。


       2020年7月某天,巴东康女士9岁的儿子小华上网玩游戏时,遇到有人主动添加好友,并告知可赠送游戏道具。儿子听从对方要求更改了康女士的微信密码等信息,随后骗子通过用康女士照片制作动图的方式,解除了微信支付人脸识别的限制,造成银行卡内2万元被转走。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称,自己家的孩子也是这样,真的需要平台好好清理一下无良游戏商家了,而一些家长不但不埋怨自己的失职,还变相夸赞自己家的小孩子聪明,这才是让人恨铁不成钢的原因所在,到最终银行卡的钱不见了,才想着和客服沟通索赔了。
       大家对于小孩子玩手机游戏,要家长进行人脸识别的行为有什么想说的,你会进行配合吗?欢迎跟帖留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