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5月13日评论(刘定洲)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新增37家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22家为量子产业相关科研机构,几乎将国内一线量子科研机构囊括在内,堪称一份“量子黑名单”。

所谓实体清单,是美国为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而设立的出口管制条例,在未得到许可证前,美国各出口商不得帮助名单上的企业获取受本条例管辖的任何物项。纳入这一清单,实际上是剥夺了相关企业在美国的贸易机会。简而言之,这些量子科研机构今后将很难从美国采购到设备和元器件等物资。

量子黑名单是否会严重打击我国量子产业发展?在量子大观看来,负面影响确实客观存在,打击面之广也令人惊讶,但业界此前已有一定预期,并未雨绸缪布局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量子科技竞争中,国内机构只有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方能赢得更大的战略空间。

美国为何制定量子黑名单?

量子大观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随着量子密码、量子计算等量子技术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打开了商业化应用空间,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资料显示,美国早在2002年就将量子信息通过立法纳入国家战略,2018年美国发布《国家量子倡议法案》,并于2023年将其补充到总统财年预算,持续对NQI项目投资。此外,美国已构建国家层面的系统组织架构以执行对量子信息的布局规划。

在本次制裁之前几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演讲,认为“量子可能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计算突破”,将量子技术列为关乎美国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六大基础技术之一,并强调美国正在为量子计算的未来做准备,以及审查抗量子密码标准。

二是中国量子技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追赶美国在量子产业的领先地位。据《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从企业国家分布看,美国共有158家量子信息相关企业,全球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中,谷歌、IBM、英特尔等科技企业已成为量子计算领域业界标杆,IonQ、Quantinuum、PsiQ、AOSense 等初创企业创新驱动能力突出,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中拥有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

但是,无论是从量子企业数量、量子专利规模、量子技术和产业应用来看,中国都紧追不舍,技术不存在明显代差,美国并没有信心保持领先。采取政治手段打压,就成了美国的优先选择。至少过去8年来,美国已经反复使用了这一手段,在通信、安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发起针对性制裁,量子产业是最新的案例。

量子黑名单有多大威力?

尽管坊间戏称实体清单是美国政府盖戳的“高科技认证”,一些网友甚至以所在的机构入选为荣。但客观来看,这份量子黑名单会有不小的威力。

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积累深厚,很多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而包括量子等高科技产业发展,通常具备全球供应链特征,实体清单将妨碍中国量子机构采购必须的设备、元器件以及相关软件,从而影响技术研发进程。

“高校驿站”介绍了实体清单对高校的影响:高校科研中,正版软件中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的产品,很多实验耗材也高度依赖进口,实体清单将带来较大麻烦。此外国际间的正常学术交流,也将受到实体清单的制约,影响师生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宣称采取“小院高墙”策略保护敏感技术,但实际上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往往基于自身产业利益随意制定、更改、解释规则,甚至胁迫其盟友参与,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针对性打击,后果难以预测。

针对华为的制裁就是典型案例,随意践踏规则、贼喊捉贼,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再例如量子领域,美国此前制裁了中科大旗下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本次则上升到中科大全校,还包含中科大牵头、参与的一系列量子科研机构。

国内量子机构无需过于担忧

据量子大观了解,美国近年来加大对中国量子产业的限制,一些设备和元器件禁止向中国出口。但中国依然制造出了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整机,且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推出量子黑名单,很多业内人士已有预期。随着靴子落地,制裁力度将显著加大,对中国量子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关键元器件的供应,将会遇到重大挑战。对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影响更加深远一些。

但无需过于担忧。首先,制裁手段用的次数多了,威力必然递减。美国迄今已将800多家中国机构纳入实体清单,相比早前的恐慌,近年来被纳入的很多机构已是淡然应对,从业绩来看受到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例如,早在2021年就获得“认证”的国盾量子表示,公司研制了室温操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核心仪器设备,发展出自主可控的超导量子计算整机系统,搭建了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保密通信及部分量子计算核心组件已实现国产化。

其次,量子是一个新兴赛道,还处在产业发展初期,并没有形成巨大的技术壁垒。在整个产业链的构建方面,国内早早开始布局,对美国供应商并不存在重度依赖。美国的封锁,更多是出于对自身的不自信,并不能真正意义上阻挠我国的量子产业发展步伐。

最后,量子黑名单将帮助我国量子产业坚定自主可控的决心。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