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结束之后,老一辈的五绝中,黄药师、一灯大师、周伯通已老,郭靖战死在襄阳,杨过携夫人小龙女退隐,正所谓“长江后来推前浪”,武林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该是后辈们登场的时代了。

(杨过、小龙女剧照) 不过金庸却没将这段故事写出来,《倚天屠龙记》正篇故事发生(郭襄闯少林之后的剧情)的时代已是在前作结束近百年之后,难道是因为蒙古人入主中原,武林中没有故事可写?显然不是如此,那百损妖道的故事就十分耐人寻味,书中只是借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之口提到过这位妖道的名字,想必这妖道是在武林中作恶不少,那么这妖道是死在了哪位正派侠士手中?答案恐怕不是张三丰。 一、百损妖道,玄冥邪功 当年张无忌被鹤笔翁打伤,饱受那玄冥神掌的寒毒折磨,张三丰虽是以纯阳内力救治,却也无力回天,感到无力之时,他甚至落泪,就连他的徒弟们也不曾见过师父如此伤心。 原著道:“张三丰叹了口气,并不回答,脸上老泪纵横,双手抱着无忌,望着张翠山的尸身,说道:‘翠山,翠山,你拜我为师,临去时重托于我,可是我连你的独生爱子也保不住,我活到一百岁有什么用?武当派名震天下又有什么用?我还不如死了的好!’众弟子尽皆大惊。各人从师以来,始终见他逍遥自在,从未听他说过如此消沉哀痛之言。” 他这热泪自然是因爱徒身亡而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无力救治徒孙而流。

(玄冥二老剧照) 此时的张三丰已然武功大成,却也拿那玄冥神掌之毒没辙,当年的他面对百损道人自然是更无胜算了。 这一点从他提及百损道人之时的态度也能看出:“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会这门功夫。” 从张三丰的这话来看,他对于“百损道人之死”也只是听闻而已,而且从书中设定来看,当年的张三丰不仅是没有能力面对百损道人,他甚至没有机会面对那妖道,因为那时的他恐怕尚未出道。 二、三丰苦修,隐居山中 根据《倚天屠龙记》开篇的说法,在“郭襄闯少林事件”之后,张三丰与郭襄是分道扬镳,其中郭襄是继续苦寻杨过,直至四十岁那年就已开宗立派,郭襄创立峨眉时,张三丰在哪儿? 答案很简单,他十有八九还在深山之中苦修,原著道:“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地修习觉远所授的《九阳真经》。他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十余年间竟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

(张三丰剧照) 这里虽然说他在“十余年间”已是武功小有所成,但并不意味着他十余年后便有开宗立派之能,他创派之举其实是在七十岁之后,这一点原著中也有提到过:“张三丰直至七十岁后,武功大成,方收弟子,因之他自己虽已九十高龄,但七个弟子中年纪最大的宋远桥,也是四十岁未满,最小的莫谷声更只十余岁。” 而张三丰提及百损道人是在百岁寿宴之时,所以三十多年前的他的确是尚未出道,没有实力去对抗百损道人的。 三、华山昆仑,两仪称雄 如果连当年的张三丰也打不过百损道人,还有何人能够治得住那妖道呢?答案或许是华山派和昆仑派的前辈。 从《倚天屠龙记》正篇故事的剧情来看,似乎正道六大门派中也就少林派和武当派比较强盛,其他四派中,即便是戏份颇多的峨眉派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高手,无论是灭绝师太还是后来的周芷若,始终都差点火候,远没达到二张和三渡的高度,至于昆仑和华山,那就更没存在感了,尤其是那华山,因为鲜于通这卑鄙小人,还给读者留下了不那么正派的印象。

(张无忌剧照) 但这只是当世华山、昆仑两派高手没有存在感,并不意味着这两派的前辈不强。 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华山、昆仑两派代表对上张无忌,书中便有这么一番描述:“华山、昆仑两派的正反两仪刀剑之术,是从中国固有的河图洛书以及伏羲文王的八卦方位中推演而得,其奥妙精微之处,若能深研到极致,比之西域的乾坤大挪移实有过之而无不及。然易理深邃,何太冲夫妇及高矮二老只不过学得二三成而已,否则早已取胜。”

(华山派剧照) 华山的反两仪刀法和昆仑的正两仪剑法是比明教至高无上的神功乾坤大挪移更精妙的武功,只是当世两派代表实力不济,未能发挥这两门神功的威力罢了。 可想而知,这两门神功扬威武林,自然是由两派的前辈打响的名声,若那百损道人是被这两派的前任掌门合力击杀,一切就说得通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