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大家都知道,各行各业中总会有自己的优秀模范,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后人们才会有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是要知道,领头羊不是天生的,他们也都是在自己各自领域内勤恳认真工作的普通人而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出色的领头羊,就是中国电焊界的第一人——高凤林。


01

自建国后,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这离不开大家的辛苦奋斗,像我国现在领先国际的高铁技术,还有很多国家达不到这种技术水平,于是这些国家便会热情邀请我国相关的技术人员去进行指导。所以说,我国能有今天的发展,要感谢每一位勤恳的工人们。而高凤林,不止是简单的工人,他可是在全球电焊界都称得上顶级宗师的人。值得一提的,普通工人的焊接工作基本上是针对管道器与各种电气线路这一类东西的,但高凤林的焊接工作却是运载火箭、导弹等,我国40%的火箭都是由他进行焊接的。也就是说,这位中国电焊界第一人,没事时会焊接东风导弹。

1962年的3月份,高凤林在河北省出生了。在这个普通平民的家庭中,高凤林过得很充实。他从小学习就很认真,没让父母操心过学习上的事情。后来,成绩优异的高凤林成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技工学校的一名学生了,在这里他学习的就是焊接专业。毕业后,拥有学士学位和大学学历的高凤林就开始参加工作了。1980年至1982年,高凤林一直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进行工作任务。这期间他依旧十分刻苦,不断地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众好评。

02

1982年后,高凤林又被调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作,这一干就是六年的时间。后来,高凤林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有很大不足,需要继续提升和学习来弥补不足之处,于是在1988年到1992年间,高凤林参加了首都联合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的学习。在这四年时间里,高凤林的专业技能又精进了一个台阶,不得不说他的确十分谦虚,同时也很好学。在学习的同时,高凤林并没有将工作扔到一边不管,他在学习之余也同时进行着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的工作。这种兼顾两边的办法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高凤林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出色。他在1991年成功地从一名工人晋升为一名技师。同年12月,高凤林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值得一提的是,高凤林之前的梦想根本不是成为一名焊接工人,他的愿望是成为大机床的工人。可是老天有时候就是喜欢开玩笑,高考成绩不错的高凤林虽然考上了很好的学校,却没能够进入自己心中理想的机床班进行学习,只能在焊接工艺与制造班开始自己的学习。要知道,梦想被打破的滋味并不好受,所以一开始高凤林在焊接班的成绩并不出色。直到他在14车间见到焊接师傅们用独特的方式熟练地焊接火箭发动机时,高凤林心动了,也正是这样,他才开始喜欢上焊接这个专业。


03

后来的高凤林十分出色,成为高级技师,还攻克了2006年反物质探测器项目中的难题,由此,他的能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要知道,他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有90台,而且高凤林的技术已经能够在0.33毫米的管壁上进行超过3万次的焊接工作。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不会被称为中国电焊界第一人。更厉害的是,他曾凭借自己的工艺获得了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的三项世界金奖!

出名后的高凤林瞬间扬名海外,一时间,许多外国相关企业和部门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甚至有的公司许给他百万的年薪的待遇和两套房子。但是他一一拒绝了,因为他认为,只有为中国卖力才能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成就感是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的。要知道,东风导弹的焊接工作就是高凤林完成的,出名后的高凤林并没有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所以接到的焊接工作只能在没事的时候去完成。据统计,他前前后后共攻克了航天难题200多个,这个拒绝外国年薪百万的牛人值得大家用心敬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