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将其作为帝国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为了重建战乱后衰

败的城市,奥斯曼帝国从境内其他地区大量迁移人口至伊斯坦布尔,以前拜占庭帝国境内的犹太人被大批迁移到伊斯坦布尔。

15 世纪中叶,一些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也来到伊斯坦布尔谋生。在1492 年西班牙犹太人被驱逐,大批塞法迪难民来到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对犹太人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伊斯坦布尔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领域都面向犹太人开放,犹太人在帝国贸易、手工业、商业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犹太人在伊斯坦布尔组建社区,拥有自己宗教和法律,享有高度自治。犹太文化在伊斯坦布尔也获得空前繁荣。

伊斯坦布尔犹太人的来源

罗马犹太人是指原来拜占庭帝国统治疆域内的犹太人。苏丹马赫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后,

城里居民入口从大约 30 万下降到 8 万左右,一直处于萧条和衰亡的状态。马赫默德二世决定重建这座城市,他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城市人口。增加人口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来自帝国不同地区的穆斯林、基督教、犹太教家庭进行强行迁移。

这些被迫迁移的人被视为“撒根”,用土耳其话说就是“被放逐的人”。他们有来自各种宗教和社会阶层的人,也具备复兴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被强迫迁移到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多来自希腊,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该移民进程长达 20 多年,这些移民中的大部分是罗马犹太人,是操希腊语的犹太人,有共同的文化底蕴,他们的名字源于他们的来源地—罗马,有着同为拜占庭人的自我认知。

塞法迪是指 15 世纪末以前居住在西班牙及葡萄牙的犹太人及其后裔的专用名词,该词源于希伯来语,意为“富庶之岛”,是希伯来圣经中对位于物产丰富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的指称。15世纪 90 年代,基督徒推翻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政权,随之掀起排犹运动,塞法迪犹太人被逐出西班牙(1492 年)及葡萄牙(1497 年)。

1492 年,西班牙的的犹太人全部被驱逐出来,很多犹太人前往奥斯曼帝国,大约 12000 多人前往葡萄牙。1492 年夏天,第一批西班牙犹太难民来到伊斯坦布尔,其他的人在意大利和北非短暂停留后也陆续来到伊斯坦布尔。

1497 年,葡萄牙强迫犹太人改变信仰,五年前从西班牙迁移过来的犹太人拒绝改变信仰,其中一些人试图逃跑,这导致伊比利亚半岛犹太人向奥斯曼帝国迁移的第二次高潮②。那些留在葡萄牙的犹太人被迫改信基督教,组成新基督教徒社区,他们希望有机会转移到一个能保持他们信仰的地方。

1506 年,由于里斯本发生反对新基督徒的暴动,这些犹太人被允许迁移。他们利用这次机会纷纷离开基督教控制的土地,伊斯坦布尔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于是又有一批人从伊比利亚半岛迁往伊斯坦布尔。

1536 年到 1560 年,又发生了一次迁移高潮。1536 年葡萄牙的宗教裁判所对新基督徒进行迫害,这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他们也离开葡萄牙,在其他地方短暂停留后还是来到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是个受欢迎的目的地。

伊斯坦布尔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大多是 15 世纪中叶从德国迁移过来的犹太人,使用意第绪语。在赛法迪犹太人来到伊斯坦布尔前,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已经定居在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当局像对待罗马犹太人一样对待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把他们视为撒根。后来,又有更多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迁移到伊斯坦布尔。

所有从基督教领土上迁移到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都被归为肯迪哥仑,包括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塞法迪犹太人、意大利裔犹太人等。

经济繁荣

犹太人在商业贸易领域的优势地位,取决于以下因素:

第一,土耳其人是一个喜欢征战和务农的民族,他们大多为士兵、行政官员、农民,一般不从事商贸活动,奥斯曼帝国把这个行业交给犹太人、希腊人、阿拉伯人。在奥斯曼帝国,基本所有经济领域都向犹太人开放,这为犹太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犹太人强烈的市场意识使其在商业领域占有显著优势。“犹太人的市场意识具有浓厚的宗教因素,在圣经中就记载了犹太民族早期的物物交换和银物交换的商业故事,常年累月它在犹太人的内心深处打下烙印。只要有机会,犹太人就是要赚钱。金钱的功能对犹太人来说就具有双重性: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且是为了表示宗教信仰的程度,犹太人把赚的钱当做献给上帝的礼物。

如此看来,犹太人的市场意识带有浓厚的宗教因素,这种赚钱的动机比单纯的发财追求更为

深沉,更为持久。”

第三,犹太人遍布各地的商业网为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流散的生活把犹太人赶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四处流散的生活使他们不再同任何地方的固定市场有过于密切的关系,决定了他们成为国际贸易的承担者。他们在地中海和洲际贸易中起着极为活跃的作用,在各大港口都设有自己的“代表”,组成了一个排除异己、自成体系的庞大商业网,保证了长途贸易的顺利进行。”

结语

奥斯曼帝国攻陷伊斯坦布尔后,力图重建这座衰败的城市,因此从各地迁移人口过来充实伊 斯坦布尔,15 世纪中期,很多原来拜占庭帝国疆域内的犹太人被强制迁移到伊斯坦布尔,是为罗马犹太人。15 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驱逐犹太人,只有奥斯曼政府收留了他们,这些被驱逐的犹太人带着大量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来到伊斯坦布尔,是为塞法迪犹太人。罗马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是伊斯坦布尔犹太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对犹太人采取宽容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将他们视为吉玛,给予他

们一定权利,允许他们组建社区,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在伊斯坦布尔很多地区都建有犹太社区,犹太人口在伊斯坦布尔也日益增多,在很短的时间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社区人口多达 3 万,成为欧洲最大的犹太社区。

犹太社区以犹太会堂为中心居住,有他们自己的领导进行统治。起初,首席拉比是唯一的权威,对犹太社区的事务全权负责,随着塞法迪犹太人的到来,奥斯曼政府意识到犹太人是分裂的,让他们服从唯一的权威是很困难的,最终,奥斯曼政府放弃了在伊斯坦布尔任命一个总的宗教-司法领袖的做法,而是将权利分散地授予一些人,而不是一个首席拉比,首席拉比只负责罗马犹太人,而不是整个犹太社区,这样卡亚逐渐成为代表整个社区的官员,世俗官员逐渐取代宗教官员成为犹太社区实际上的领袖。罗马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之间由于文化的上的差异,不断产生冲突,最终犹太社区的其他犹太人都逐渐被塞法迪犹太人同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