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26个小时的时间沉浸式进入“游戏世界”,当故事结束时一切都将恢复原状,你会为自己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游戏情境? 电影《火之谜》便讲述了这样一个与游戏相关的故事。影片(Riddle of Fire)融合了复古游戏的怀旧色彩和儿童冒险片的奇幻元素,孩童与女巫、冒险与奇遇、摩托车与派对同时出现在银幕上,仿佛置身于电子游戏世界之中。 这部由美国编剧、导演韦斯顿·拉祖利(Weston Razoli)执导的儿童冒险电影首映于第76届戛纳电影节,并入围了金摄影机奖和导演双周单元,老牌权威媒体《电影手册》也把《火之谜》放上了五月的杂志封面。 2018年,拉祖利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短片《安纳希亚》(Anaxia),还把自己位于洛杉矶的工作室厂牌名改为“Anaxia”。

拉祖利的独特风格,在这个时长仅相当一首歌(不足6分钟)的小尝试中已初露端倪,集合了犯罪短片、星球大战和古早电子游戏式的怪诞和欢乐,神秘的安纳希亚之地就此形成。 那种既让人感觉无比熟悉,却好像从未见过的视觉氛围,近似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式梦核,每个亲身经历过或痴迷于那些时光的怀旧者都深深陶醉其中。 《火之谜》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怀俄明州的一个虚构小镇,黑泽尔、乔迪兄弟和他们的朋友爱丽丝闯入一个储货仓库,冒着被看守发现的风险带走了一个纸箱。

直到他们回到家中,观众才明白,他们如此大费周章为的是一台大友(Otomo)游戏机,可正当孩子们准备开始享受游戏的快乐时,却失望地发现兄弟俩的母亲给电视机设置了新密码。 孩子们不知道密码(passport)就无法通过“fire gate”(火之门)进入游戏世界,这就是“火之谜”的由来,现实中未知的冒险与游戏世界形成了互文。 感冒卧床中的母亲拗不过孩子们的哀求,但她提出要用一个蓝莓派来作为交换。就这样,一场为了周末游戏游玩权而努力的冒险之旅拉开了帷幕。 黑泽尔、乔迪和爱丽丝“三人组”先后面临面包店蓝莓派售罄、糕点师生病在家休养的难题,而在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从糕点师手中取得了蓝莓派的食谱后,殊不知,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等待着。 三人组计划从本地的超市中“获取”食材,在目睹了强尼·瑞德莱(John Redrye)买走了最后一盒蓝莓派所必需的斑点蛋,且拒绝分享一颗后,他们决定跟踪强尼。故事情节自此再次加码,强尼·瑞德莱引出了偷猎者团伙魔刃帮(the Enchaned Blade Gang)一伙人物线索。

只为一颗斑点蛋而接近魔刃帮的孩子们意外爬进了偷猎者的皮卡货厢,被迫来到了森林里。继续追踪斑点蛋的途中,他们撞破了由通缉犯、女巫安娜·芙瑞娅(Anna Freya Hollyhock)领导的帮派分子们的计划——设法捕猎一头名为“森林王子”的雄鹿。 安娜·芙瑞娅的女儿佩特尔虽然还小,但她也和母亲一样拥有使用咒语控制他人的天赋。不顾母亲的反对而偷偷爬上车的她,就这样与三人组在森林中意外相遇并成为了朋友。

在佩特尔的帮助下,三人组成功逃回了镇上,最终如愿以偿拿到了斑点蛋,而帮派分子们也被警察绳之以法。 次日上午,孩子们给妈妈端上了蓝莓派,睡梦中的她完全失去了时间感,以为仅仅过去了两个小时,只有孩子们彼此对过去24小时的奇遇心照不宣。 事实上,《火之谜》的冒险情节很容易使人想到宫崎骏的一系列电影,如《千与千寻》《龙猫》等,而拉祖利曾直言:“宫崎骏是我最喜爱的电影制作人。” 唐代人李公佐在《南柯太守传》里写南柯一梦,一方面感慨的是人生如梦,另一方面也探寻着想象的可能,电影中的主人公历经奇幻艰险、排除万难最终归返日常秩序,惊讶地发现经历的事情成了一种“无法言说”、无人知晓、无从证实的事。

个体对世界的改造愿景作为人类原始欲望的一种,始终驱动引领着人的行动,相比真实世界中人所固有的局限性,艺术从业者们则希望在各式各样艺术门类中将这些想象加以实现,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世界秩序,邀请人们“参与”其中,这是今天网络游戏的常见设定,也是《火之谜》的故事建构方式。 出生于桌面游戏时代的拉祖利,在Dungeons & Dragons(著名游戏《龙与地下城》,最早是桌上游戏,后来衍生出街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版本)和小型摄影机的陪伴下度过了在犹他州的整个童年时代。 而最早发行于1974年的D&D普遍被认为开创了角色扮演类游戏(RPG)的先河,即Role-playing game,如今早已成为各种游戏形态中主力类型之一,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游戏爱好者,经久不衰。 确知了这一点后,回顾电影开头处小女孩佩特尔的召唤也就不难理解了:“和我一起前往魔仙堡山吧……选择你的角色,是作为骑士,还是侍从?” 拉祖利的电影正是以一种电子游戏的方式完成了其世界观建构,极强的趣味性以及对童年记忆的召唤,仿佛让每一位电影观众短暂地化身为游戏玩家。

跟随三人组一步步深入剧情,主线任务从买蓝莓派到获取斑点蛋,而在追踪斑点蛋的过程中,与反面角色魔刃帮一众人的斗争则构成了支线任务;作为NPC的蛋糕店店员、糕点师等人不断登场为主角团带来线索。 另外,电影不仅在剧情安排上高度贴近RPG游戏,更设计了一些适于电影画面的游戏性视效,提供了较强的娱乐性和可看性,如孩子们借助手机扫描仓库大门的情况、用彩弹气枪射击目标时,画面均呈现为第一人称游戏界面视角,为不同角色采用不同的特效字幕等等。

《火之谜》的出现让人再次回忆起那些真正经典的儿童电影,如《小鬼当家》《小淘气》和《哈利波特》系列,这使得它在优秀儿童冒险片愈发稀缺的今天格外受瞩目。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跳出了单一类型框架的局限,实现了某种类型电影与“纯粹电影”的统一。 那些韦斯·安德森(《月升王国》)式的构图设色、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式的人物描摹,通过表演中孩童展现出的新浪潮式(《四百击》《枪击钢琴家》)的“疯”劲儿,尽情地释放在美国中西部宫崎骏式的故事当中,而山林与木屋、魔咒与探险的加持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独属于拉祖利的童话版图徐徐展开。

《火之谜》是一部如此迷人又充满童趣的作品,说它是关于儿童的不如说是关于童年的电影:那些向童年敞开心扉的电影人不一定是在向孩童说话,而是试图在影像的流动中、在拍摄的纯粹快乐中发现与童年相似的东西的人。 “我在为自己的童年拍一部电影,但我希望它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拉祖利坚持用16mm胶片拍摄这部处女作,赋予了画面极强的颗粒感,在与低饱和度的调色结合后显露出鲜明的怀旧感。

这种怀旧更多是对一种心情和感觉的追溯,或许,拍摄时浮现在他脑海的正是那个走在犹他州森林中的小男孩,身周溪流潺潺、日光强烈,在他怀里揣着的是五颜六色的彩弹,更是对这个世界的热望、惊奇和信心。就像片中的母亲对孩子们说的:“这个世界就是你们的沙盒。” 作者 | 握瑜生编辑 | 楼 主校对 | 胡 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