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醒刷到一个消息,知名大V头发文吐槽,头一次遇到:补胎需要登记行驶证、驾驶证、手机号、公里数等具体信息。店里师傅说,去年官方检查,因为登记系统信息量明显低于修车服务量,他家被罚了3万元。

据说这规定有三四年了,除打气以外都要登记。

这个规定据说已经实施了三四年,但大多数人至今依然感到陌生。人们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背后潜在的信息倒卖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这一登记制度的合理性,有人持支持的态度,认为这是为了加强对修车行业的管理和监管。

修车店作为一个需要与个人信息和车辆密切相关的行业,登记车主的相关信息能够帮助保护车主的权益,实现追责和服务提供的公平性。

此外,这个制度还能通过记录公里数来监测车辆使用情况,有助于保证车辆的安全和质量。

然而,也有人对这一制度进行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登记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存在潜在冲突。

个人信息被要求登记后,是否会被滥用、泄露甚至倒卖,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服务,修车登记制度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个人信息?

是否有其他更合理的做法来达到管理与监管的目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更进一步地,一些网友反映了类似的登记要求在过去的经验中的存在。有人提及过去摩托车修理店的登记要求,要求所有车主在修车时都必须登记相关信息。

还有人提到农机监理年审、交通局的强制购买牌子费等等各种费用与登记要求。

这种繁杂的登记制度和高额费用无疑让许多店主和车主头疼不已。

在这背后,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登记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管控和维权,还是被滥用为收集并倒卖个人信息的手段?

网友们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认为这些登记要求是不是一种倒卖个人信息的手段?

无论是公安局的APP登记要求,还是维修办的上传登记要求,以及车辆售后三包服务中对个人信息的收集,都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如果这些个人信息真的暴露在不为人知的渠道中,保护个人隐私的权益就受到了侵害。

网友对此评价不一:

“很正常,交管部门的政策,机动车修理业属于特种行业,必须进行登记,有专门的信息系统了,万一是偷盗,肇事逃逸和追责的车辆! 登记系统就会有提示,陌生人进小区都需要登记,这个证明管理越来越好了”

“以后去饭店吃饭也必须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包括且不限于吃饭者姓名、电话号码、30年内曾用号码、居住地址、邻居是否有特务嫌疑、来饭店路上看到过的可疑现象、每周和老婆同房次数、此前十年内去过的所有地方以及全部时空伴随者名录、半年内坐飞机时邻座是否有纹身、老婆和丈母娘名字、弟媳妇是否买过菜刀、邻居有没有去过夜总会、是否有犯罪记录、每天下班路上踩死过几只蚂蚁、具体描述脑子里是否曾经出现过什么样的违法想法、单位同事是否诋毁过中医……等一千零一项必要信息。”

“去过家附近的某虎养车补胎,要求我扫墙上二维码,然后按要求输入电话,车牌…果断不补了,要求师傅把轮胎重新装上,去路边一家轮胎店补,二十元搞定走人。啥要求都没”

“轮胎修补店有收集公民信息的权利吗?店主有权强制公民登记吗?谁为他收集的公民信息安全做保证?”

“请问不登记是违反了哪一条法律?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