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控制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可以通过产权性质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目前的研究显示,我国存在的高杠杆问题主要是由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而引发的,国有企业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更容易通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产能过剩的国企存在的高杠杆率问题更为严重,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剧内部融资约束程度,降低债务偿还能力,增加债务违约风险,并且可能催生僵尸企业,不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和信号理论的内容,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外源融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或者发行债券,企业的不同选择会释放出不同的信号。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释放出各个利益相关者持续进行交易的一个信号,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以确保信号的可信度;内部控制正是利用了这一信息展示和识别的功能,使公司之间的业务范围得到了不断扩大。
       企业的杠杆率被用来衡量企业的负债风险,从侧面体现企业的还债能力,企业杠杆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关,当采用外部融资时,企业可能通过负债的方式进行融资,进而使企业的杠杆率增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降低公司的负债融资成本,提升公司的价值,从而降低企业的杠杆率。


       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公司的投融资决策准确性,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良资产,降低了因投资失误所带来的高杠杆问题。但是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时,企业会选择提高杠杆率来维持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项目,这在短期能增加收益,但是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内部监管出现纰漏,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的断裂,甚至有破产的风险。
       内部控制产生于委托关系之中,委托关系中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减少委托关系中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些问题影响企业的杠杆率。委托代理问题是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改善内部控制的质量,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减轻公司的非对称性及委托-代理问题,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


       如果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监管经理人的经济和行为,通过发放现金红利、股票期权等手段来激励管理者,并按照员工在工作中的业绩和对公司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奖惩,这样管理者在工作中出现侵占公司财产、舞弊等危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就会有所减少,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就会不断上升,企业的经营风险日渐下降,并能改善企业融资能力,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杠杆率的降低。
       经济个体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不同,从而在经济活动中对信息的掌握程度有偏差,此时获取速度更快、质量越高的信息的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益,这种现象即为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两种形式,委托方和代理方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不对称,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内部管理者的不对称。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企业的信息质量,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就更加公开透明,投资者以及债务人可以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能使内部监管体系得到优化和完善,提高企业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能力,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具有较高的系统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弱化外部冲击有利于企业抵御系统性风险,降低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偿债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对杠杆率的异质性分析
       在考察中国公司负债问题时,必须重视目前公司的短债长用问题,企业在进行债务调整时,要综合考虑是长期负债还是短期负债,这涉及到如何权衡和折中,并且由于缺乏对贷款实际用途的追踪,一些企业可能将用于短期用途的流动负债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投资,导致债务偿还风险的加剧。


       内部控制是一种监督管理制度,短期杠杆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流动负债,是一年内即将到期的债务,流动性较强,对于此类债务并不能进行细致的管理和监督,而长期杠杆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长期负债,此类债务流动性较差,因此内部监管更加有效。因此内部控制对于长期和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并不相同。
       从长期债务和短期财务的区别来看,长期负债的优势是偿还时间长,公司不用面对经常的债务负担,从而降低了债务的展期风险;而短期负债的优势是调整更加灵活、价格低廉,而且可以通过经常的重新筹资和重新谈判来增强对管理者的监管。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使用是不同的;


       长期负债通常是用来购买固定资产,而短期负债则是为了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如果企业将短期债务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就会出现“短贷长投”的情况,从而对公司的经营绩效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从非对称性的观点来看,根据信号理论,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企业会在某种程度上发出“信号”,即发行短期债务来释放企业良好发展的信号,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相比,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
       此外,公司在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匹配问题上,也是影响公司债券久期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在长期的投资活动中使用短期资金,也就是资本的期限错配,会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加大企业的运营风险。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国企的总资产负债率,而忽视了负债的期限结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高股本企业的长期负债比例较高,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往往有政府担保,且违约风险较小。


       若公司具有政治关系,可获得财务上的优势,并增加长期债务;反之,若公司受政府的干预程度较高,则会更多地依靠短期债务。但是,即便是公司的总体资产负债率不高,但如果在短期内大量的负债,也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三、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
       政府审计会对企业进行监管,审计署通过公告公示出被审计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改进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进而对企业的杠杆率产生影响。但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屡教不改,从长期来看,政府审计作用有限。
       公司通过宣告利润、宣告股利和融资宣告三种方式向投资者传达公司的内部信息,以期能吸引部分投资者,获得一个良好的投资渠道。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良好、内控水平高、无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公司愿意将其信息公开,并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核和验证,向市场传达一个良好的信号,表明公司的运营合法、资产安全、信息真实可靠,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有关公司运作及金融情况的可靠、精确的资讯,从而能更有把握作出投资决定,减少资金成本,取得更大的利润。如果公司存在内部控制漏洞,政府就会强制披露,如果企业想要隐瞒将会被监管部门严惩,而一日公布了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就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热情,从而对公司的未来融资造成负面影响。
       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防止不良信息传播到市场,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改进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和自我评估,并定期更新和审查,并对其进行如实披露。传统的代理理论认为,控制股东可以通过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抑制管理层的投机行为,从而实现公司的治理功能。


       国有企业通过依法进行外部审计监督,可以有效地发挥“免疫系统”的揭示、防范和抵御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效率。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运作,可以发现其在实际运作中的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战略和投融资决策的准确性,并能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的杠杆作用,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
       同时,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能够及时地发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漏洞,并对其进行纠正,从而有效地降低因内部控制不足而产生的高打杆现象,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脱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