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美欧以所谓的“人权问题”而制裁的新疆,在经历了无数黑暗之后终于迎来了曙光。据观察者网援引乌鲁木齐海关对外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我国新疆进出口总值达到了6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1.4%,远远超过了全国增速。而在与新疆有贸易往来的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产值达到了437.4亿元,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30.3%,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增长301.6%,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与欧盟的进出口增长了98.7%。其中,欧盟从我国新疆进口额同比增长了217.8%,而排在前三位的进口国分别是波兰、比利时、荷兰。
       有趣的是,就在乌鲁木齐海关对外公布这些数据的前几天,欧盟仍在极力推动新的涉疆法案。日前,欧盟谈判代表就一项涉疆法律达成了协议,希望通过新法来阻止涉疆中国商品进入欧盟市场,即便法律草案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中国,但是所有矛头都一直对准了所谓的“强迫劳动”。


       很明显,欧盟虽然在表面上反复强调自己既不是在“反全球化”,也无意和中国“脱钩断链”,但欧盟是在用“人权”的名义,将干涉中国内政与部分对华脱钩进行合二为一,结合欧盟近期推动的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动作来看,欧盟正试图引领新一轮的“反华大合唱”。
       也正是因为如此,乌鲁木齐海关披露的这些数据,宛如一记抽在欧盟野心家们脸上的耳光,清脆而响亮。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与我国在过去几年对欧外交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欧洲掀起的反华浪潮,归根结底是欧盟高层在极力配合美国的对华围堵战略,这样既符合欧洲长期以来坚持的所谓“人权价值观”,又能借助美国的力量去压制中国,以确保欧洲的竞争力能够始终站在全球最顶端。但问题在于,欧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存在着天然差异,这就给了中国逐个击破的机会。


       况且,延宕至今的俄乌冲突,给欧盟经济造成了预期之外的重创,现实的压力正迫使一些欧盟国家,不得不从“共同价值观”的狂躁情绪中摆脱出来,转而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去处理对华关系。当然,就算欧盟没能躲过“真香定律”,但是在明面上,欧盟也不会放松对新疆的恶意制裁,而且有些制裁的确对新疆人民的就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但形势越是严峻,中国就越不能被欧盟内部的反华势力左右对外决策,因为对方就是希望中欧能够在地缘经济层面实现剥离,甚至是在地缘军事层面产生对立。
       因此,中国一方面要切实维护好自身利益,灵活运用反制工具,以此向包括欧盟在内的所有西方势力,展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以及强大手段。另一方面,中国要坚持同欧盟内部并不主张强硬反华,甚至是对华友好的国家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只有当中欧利益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中国才能让对方在出手时更加忌惮,目前美欧关系也并非铁板一块,尤其是在援乌议题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欧矛盾必然会爆发,中国应该抓住机会,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创造出更加宽松的竞争空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